“無論應試者選擇的是多數人還是少數人都可以,儘管在火星聖殿的教育下,大多數武士學徒都會選擇多數人,但如果你選擇了少數人,也不會被視為不合格……”
“這是個沒有正確答桉的考試,它首先要淘汰的是優柔寡斷,無法在規定時間內作出抉擇的人。”
“然後要淘汰的,就是像李修言這樣……沒有任何心理反應,瞬間作出抉擇的人。”
安東沉默了片刻。
不需要陸凌么過多解釋,他大概已經懂了。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李修言缺乏憐憫之心的問題——就像陸凌么說的一樣,他不近人情。
但其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作為唯物主義者,我們都不相信憐憫與仁慈,更不要說武士軍團了。
人改變世界的動力是什麼?
不僅僅是依照科學邏輯的推演與預測,更是內心的委屈、悲傷、與憤怒。
電車問題是個典型的頭腦風暴,是個弱智問題。
因為真實的世界不會那麼二極體,真實的世界一定可以找到第三種兩全其美的解決方式,只看你有沒有那個能力。
武士的存在,就是在真實的世界中,找到第三條路,就像焉支小隊一樣。
但如果,心中缺乏了破局的動力,你就是再有能力,也用不出來。
所以李修言才兩次都考不過,因為這種考試,短時間內給多少次機會都沒有用。
人,是很難改變的。
安東笑了笑:“順帶問一句,你又是為什麼離開火星聖殿?”
陸凌么澹澹道:“因為當火星聖殿開除李修言的那一刻,他們軋過了少數人。”
……
“我想給你看一份李修言的任務日誌,陸凌么,你需要對此做一個總體的評價,可以嗎?”
“李修言不是去後方了嗎?”
“這涉及到一些機密,我暫時還不能告知你,同樣,關於這份任務日誌的一切,你也需要保密。”
陸凌么點頭:“好。”
安東把科研船的任務日誌傳給了陸凌么。
他在其中做了一些變更。
抹去了關於晴和藍的部分,大幅修改了小綠豆的內容,只保留了李修言的個人行動,大體上就是:他被派往參畢星調查一個求救訊號,然後發生了許多事情。
陸凌么閉上眼,將整個任務日誌實景重現了一遍。
“內容有殘缺,安東委員。”
安東笑了笑:“你只管對李修言的行動做一個總結評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