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長再次插話:“老總,說到擴編,有件事兒還真只有你能同意!”
“獨立團除了三個主力營,還有一個新兵營……”
“經過發展,新兵營總兵力已經突破六百人,裝備三挺重機槍,十多挺輕機槍,戰鬥力不亞於主力營……”
“繼續頂著新兵營的帽子作戰就有點兒說不過去……我提議總部再給獨立團一個主力營的編制!”
“把新兵營改編成主力團,獨立團再成立一個新兵營……”
“到時候獨立團就有四個主力營,一個新兵營,光作戰部隊就有三千人,對陣日軍一個普通步兵聯隊都不帶怕的……請老總批准!”
八路軍吃過盲目擴充部隊的虧……
抗日戰爭初期,好多部隊在幾個月內把部隊擴充好幾倍,甚至於上十倍……但裝備跟戰鬥力並沒有跟上來,導致好多部隊在打仗時不堪一擊……
經過這次教訓,總部開始嚴控部隊編制,要求各部隊有多大鍋,下多少米,不要盲目擴充部隊……組建一個營就要保證有一個營的戰鬥力,而不是一支花架子部隊。
礙於這一點,老總雖然很欣賞孔捷,但並沒有馬上同意擴編。
而是一臉嚴肅反問:“擴能擴編部隊我很高興,但你的裝備跟戰鬥力跟得上嗎?”
“請首長放心!”孔捷一聽就知道獨立團擴充部隊這件事兒有門兒,趕緊解釋。
“陽泉一戰,我們繳獲了兩千多條步槍……”
“旅長做主,給我留了一些……”
“再組建一個加強營都沒問題……”
“戰鬥力也不用擔心……獨立團每個主力營都有一個新兵連,雖然頂著新兵連帽子,但平時的訓練跟主力部隊一模一樣,該上戰場照樣上戰場!”
“如果首長同意擴編,幾個新兵連湊齊一個營搓搓有餘!”
“攻打陽泉,我們還俘虜了八百多個偽軍……”
“動員後有四百多人願意加入八路軍……”
“好多俘虜都是原來的晉綏軍,西北軍,底子很好……”
“只要把他們的思想工作做好……完成整合訓練,馬上就能變成老兵!”
“如果還不夠,防區內還有幾個地方部隊跟游擊隊……他們都想加入獨立團,抽調兩三百人肯定沒問題?”
老總扭頭看向旅長,確認孔捷說得是否屬實。
旅長毫不吝嗇誇獎道:“老總,孔捷這小子又謙虛了……”
“獨立團駐地方圓百里內,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兵強馬壯,打鬼子非常厲害……”
“要是把獨立團招新兵的命令傳出去,隨隨便便都能招滿一千人!”
老總臉上的顧慮徹底消失,心裡一盤算就做出決定:“既然獨立團的底子這麼厚,不存在盲目擴充部隊的情況,那我直接給你兩個營的編制:一個主力四營,一個警衛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