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朝團長提議:“我建議部隊放棄原來的強攻計劃,咱們在關屏據點外面設伏,用伏擊戰消滅這幫小鬼子。”
團長沒有接話。
最初聽到這個訊息時,他的第一想法跟政委一模一樣,想要改強攻為伏擊,用最小代價吃掉關屏據點駐軍。
可想著想著他就發現,這種打法漏洞百出。
迎著政委目光搖頭提醒:“太難了……”
“首先:我們不知道駐守關屏據點的日偽軍什麼時候撤退,往哪個方向撤退。”
“要是伏擊戰的位置選錯了,就吃不掉這幫日偽軍。”
“其次:如果這幫日偽軍選擇白天撤離關屏據點,並且調來飛機給他們護航,我們在伏擊戰付出的代價反而比強攻更大。”
“飛機給我們帶來的殺傷力太大。”
“一顆航空炸彈命中伏擊陣地,最少能帶走一個排的戰士。”
“要是一架飛機帶來的六顆航空炸彈全部砸中我們,兩三個連的部隊就沒了。”
“因為小鬼子有飛機護航掩護,我們的炮兵也沒法兒及時參戰,日軍裝備的迫擊炮卻可以肆無忌憚攻擊我們。”
“雙方在戰場上的實力此消彼長,這麼一算,打伏擊還不如強攻來的划算。”
“攻下關屏據點,咱們說不定還有機會分兵作戰,讓大家以連為單位分兵出擊,去打擊封鎖線其他據點裡的小鬼子。”
“我覺得整條封鎖線不僅僅只有關屏據點裡的小鬼子準備撤退,搞不好其他據點裡的小鬼子也要跑路。”
“部隊天亮以後殺過去,正好可以用游擊戰跟運動戰招呼他們。”
政委一拳砸在地圖上,並沒有因為團長否決自己提議而生氣,反而一副期待表情道:“那就強攻……”
“作戰計劃不變,急行軍殺向關屏據點……”
“上一場仗咱們集中炮火攻擊據點營房。”
“既然據點裡的小鬼子全部集中在訓練場,等天亮以後就撤退。”
“那我們就集中炮火猛轟據點訓練場。”
“那裡地形開闊,沒有任何掩體,炮彈威力可以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