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9日,京城演播室。
“劉指導,這次男子200米的比賽,由於博爾特和蘇風在100米出人意料的表現的關係,因此引起的關注格外的高。
根據我們收集到的資訊,到時候中國的觀眾中會有百分之八十關注我們的體育頻道,關注200米這一單一賽事,可以說是自創臺以來難得的盛世。
即使是網路時代來臨之前,整個電視臺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是呀,這就是競技體育,一切以實力說話。
而我們不得不說,同樣是競技體育,有的專案天生就具有超強的吸引力。
而男子短跑專案就是其中之一。
尤其是有著巨星級運動員的時候,即使是NBA的搶七,足球的歐冠都難以與之相比。
唯一有可比性的也就只有世界盃的決賽了。
博爾特和蘇風這兩名運動員可以說就是為了短跑而生的。
我們這麼多教練,教授,運動學科學家對他們已經進行了無數的分析。
到現在也無法解讀他們速度真正的秘密。
唯一能明確說明的,就是他們身體的骨骼和肌肉線條極其符合運動規律,能最大限度的釋放人體的速度潛能。”
“那麼對於這場200米的決賽,您怎麼看。蘇風贏的機率是不是更大一些?”
“這個,我真不敢說。我是希望蘇風能贏。
但是100米的比賽想必你也看到了,他和博爾特就差了百分之一秒。
可謂是騎虎相當。
即使是再跑一次100米,我也不能肯定的說誰能贏,就別說更復雜的200米了。
經過這麼多年的訓練,蘇風的二百米過彎,用我們中國的話來說就是已入化境,但是博爾特同樣不差。
他可是從200米起家的。”
“這麼說,在賽前預測的話,我們還是隻能給出勝負各半的答案?”
“沒錯,恐怕就是這樣。”
“不過這其中有一個是我們中國人,這應該已經值得我們驕傲了。更別說蘇風在百米的9秒44,已經被無數的網路和紙質媒體放在頭版的位置了。”
“我們看到,比賽場地開始騰出跑道了,按照時間,200米的決賽應該要開始了。
先出來的是張陪蒙,他以20秒02的成績拿到了決賽最後一張入場券,因此被排在了第二道。
第二個出來的是謝振業,他以19秒99的成績進入決賽。這名運動員身體條件也是非常之好,但能走到這一步,也真的是很不容易。當然,也有何教練慧眼識珠的原因。將他從市級隊伍直接調到了國家隊,接受了最好的訓練,沒有浪費他的天賦。
就像當初蘇柄天進國家隊的時候我也經手過資料,即使是現在回憶,也看不出他能有現在這樣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