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東晉之寒門崛起> 166、商人的打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66、商人的打壓 (2 / 2)

首先商人是單獨造籍的,但凡家中有一商籍者,全家禁止從政,想混個小吏都不可能,趙芸菲那個是因為花了大價錢,託人改了戶籍,故能入仕,但經不住查。

在晉朝,商人甚至不能與農戶同席而坐,就更別提士族了,故蕭欽之請趙芸菲兄弟同席入座,給趙雲龍激動的不行了,在路上,若是商人與農戶發生了口角,是絕不能還嘴的。

在日常衣飾上,商籍也有特殊要求,所穿衣服只侷限於幾種顏色,衣服還不能昂貴,更不能佩戴華飾,否則便是逾矩,是要遭難的,不過一般都是王朝開始抓的很嚴,後期就慢慢放鬆了。

蕭欽之如今名氣之大,天南地北,鮮有人不知,在建康,蕭欽之與刁騁去私人會所學習外語被人發現了,大家也只會說此子少年風流,不算個什麼,但要從商被人發現了,那是要被戳嵴梁骨唾罵的。

所以徐邈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首先徐邈是可以信的過,其次徐邈目前名氣還不大,做事不惹人眼,不像蕭欽之,去哪兒一報名字,立馬一堆腦殘粉就堵上了要瞻仰面容。

故這件事可以假借徐邈之手,聯絡江左的那一幫商賈幹,嚴格意義來說,是徐邈告訴了趙芸菲,由趙芸菲告訴趙雲龍,然後趙雲龍自發的組織一批商賈來蘭陵,各種機緣巧合之下,把這件事幹成了。

虛偽吧,事實上,就是這麼的虛偽。

東晉的這些名門望族,家家都乾的是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活計,虛偽的很,不信你翻開史書,把冠冕堂皇的正義面具撥開,剩下的全部都是虛偽的現實。

他們一面享受著虛偽帶來的舒適,又一面痛罵虛偽,然後他們所罵的那些人被冠上了虛偽,被他們親筆寫進了史書,永世不得翻身,而罵人者就理所當然的成了高尚者,被後世人景仰。

但他們忘了,虛假的往往是經不起推敲的,有時候,編的毫無破綻才是最大的破綻,就像是一個人說他沒有一絲缺點,這就是最大的缺點。

隨意翻開史書,到處都是這種“完美”的破綻,秀智商下限的破綻,例如秦朝律法嚴苛,秦始皇施暴政,導致民怨沸騰,民不聊生,於是有了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秦二世而亡。

在筆者看來,秦始皇的這頂暴君的帽子大抵是永遠都摘不掉了,但筆者十分懷疑,為何一個雄韜武略的始皇帝會意識不到秦國的弊端?

漢武帝后期都能從巫蠱之禍中醒悟過來,下了一道罪己詔,開華夏之先河的始皇帝怎麼會意識不到呢?

無防盜

既然秦朝施行的是暴政,那麼漢朝完全繼承秦法,怎麼就不是暴政了呢?

時至今日,事實真相已無法考證了,但史書就是這麼記載的,我們只能從古人記錄的隻言片語中,艱難的去推斷真相,從而得到一個殘缺的事實。

後來,我想明白了,我們如今能看到的,大抵只是某些人想讓我們看到罷。

話又扯遠了,下一章就不扯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