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王是正一品親王,有一大片的封地,還有每年一萬兩銀子的俸祿,肯定不會餓到她。將來清河王若做了太子,繼承了皇位,更是富有四海,衛泱泱的生活只會越來越好,再也不用過藍營的那種苦日子。自己應該為她高興才是,但不知為何,自己仍然盼著她跟在身後,一路喊著要吃窮自己。
衛秉鉞心裡一直在告訴自己別哭,不然,惹得衛泱泱掉了眼淚,她又要生病了。
他強迫自己壓抑住心中情緒,走上前來,拿起梳子,只覺得這梳子,比自己那把二十八斤重的以和刀還要重,他的手又開始發起抖來。
衛泱泱看得出他有些異樣,故意問他:“那繡饃你準備好了沒有?”聽她提起繡饃,衛秉鉞的思緒這才恢復了平靜:“放心吧小仙女,我早就準備好了,還特意選了一個小一點的籃子裝呢。” 他話一說完,在場的海西侍女們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衛秉鉞見宋文如不明所以,就向她解釋:“宋小姐不知道,我們海西人嫁女時有個風俗。新娘子有幾歲,孃家便要蒸幾個紅色的開花饃饃裝在籃子裡,拿到婆家。這樣子,婆家人一掀開籃子,便知道新娘子多大了。我以前常說,我們衛大小姐一直嫁不出去,那出嫁時,豈不是要找個全海西最大的籃子?但她畢竟是我妹妹,我總得顧及她的顏面。因此我找了好幾天,特意找了一個小籃子,硬是將十九個開花饃饃擠進去放著。這樣外人便看不出我們家小仙女芳齡幾何啦?”
宋文如笑得腹痛:“怎會有這麼好笑的風俗?”衛泱泱見衛秉鉞開起玩笑,知道他不再難過了,就氣呼呼地說:“你小聲一點,現在不用看籃子,人人都知道里面有十九個饃饃。那等天亮了,全花都的人都知道我多大了!”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衛秉鉞梳完最前面三下,便將梳子交給梳頭娘子,走了出去。半個時辰之後,天色微亮,衛泱泱穿戴好了,走入大堂。她的父母、叔嬸、兄嫂,除了留在海西值守的,其他族人全趕來送她,伯爵府裡裡外外擠滿了人,簡直是熱鬧非凡。
衛泱泱從繡房出來,一路穿過親朋,來到大堂,跪在爹孃面前。衛戍平平日裡就不善言辭,今日只交待了她三句話:“要聽皇上與皇后的話;要好好與清河王相處;要顧著咱們衛家的名聲,不要惹事。”
衛泱泱叩首拜別父母:“是。”自打她半歲起便養在藍營,這些年在家住的日子,還不足一月。衛夫人心中還有千言萬語要與她說,可還沒見面,她就要嫁人,實在是讓人又高興又失落。雖然清河王脾氣好,可皇家媳婦卻難當,她自小便心性率直,也不知道入了王府之後,能不能習慣。
衛戍平見妻子眼眶紅紅,就勸她:“小妮又非嫁去天涯海角,就在這花都,以後見面反而比在海西時更容易些。”衛泱泱進了王府,當然不能時時回家。衛戍平這麼說,也只是寬慰妻子罷了。
衛夫人趕緊回他:“是,之前算命的說她嫁不出去,我日日擔心。如今嫁給清河王,是天下絕頂的好人家,我自然開心。”說罷,她拿起一塊紅色薄紗,覆在女兒面上。衛泱泱的兩位嬸嬸就走上前來,扶著新娘子,將她送出大堂。
衛泱泱走出大堂之後,就一步也不用再走,直接坐上了那頂小轎子。衛家六郎和九郎、十郎,還有另外五名堂兄,便一起抬起小轎,將她送出伯爵府大門。新娘子出嫁,八抬大轎是很常見的,但八位將軍抬轎送嫁,莫說是在海西府,這在整個大陽,也是前所未有。
出了大門,便是花車。清河王是皇子,無需親自前來迎接新娘子,代替他來迎親的,是嘉獲帝的親侄子信陽王。他代新郎遞給新娘子一柄玉如意,要衛泱泱拿在手中,兩人就一起走上花車坐下。
衛秉鉞趕忙走到花車外衛泱泱坐的那一側,將繡饃籃子遞給她,小聲對她說:“籃子裡我還額外裝了兩塊棗花饃饃。今日一天的典禮,想必吃不上飯,餓的時候,就墊一墊肚子。”衛泱泱十分感動,今日人人都在慶祝自己的婚禮,只有他還記得,自己可能吃不上東西。
衛秉鉞想緩和一下氣氛:“可別感動哭了,不然妝花了、變醜了,清河王不要你,你又要回來吃窮我了,我可不會再養你。”衛泱泱的眼淚差點奪眶而出,她連忙將頭轉向裡面,怕自己真的哭出來。
吉時已到,伯爵府內外都開始燃放鞭炮。車伕舞起扎著紅綢的馬鞭驅動頭馬,八匹馬拉的花車緩緩駛出街口。迎親的隊伍從街頭排到街尾,街上人頭攢動,整個花都的人都想來看看,清河王的婚禮是何等隆重。
等迎親隊伍全部走過伯爵府時,前面吹吹打打熱鬧非凡,伯爵府內反而是一片寂靜。衛泱泱真的嫁走了,大家心裡都空落落的。衛戍平對親朋說:“行了,都回去休息吧。今日是拜堂,咱們孃家人自然不能去。明日皇上大宴群臣,後天回門,便又能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