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龍氣源自於人心意念,而人心這東西,在楚希聲看來是沒法長久依賴的。
只因人的慾望永難滿足。
飢餓的人,只需給他一碗稀飯就能讓他生出感激之心;而那些已經溫飽之人,則渴求著更多的東西,更多的財富,以及精神上的享受,永不知足。
楚希聲知道自己哪怕將國家治理得再好,人心意念也不可能像立國之初那樣幾乎至純至淨。
這種情況再繼續下去,他遲早會被雜亂的人心意念拖累,甚至汙染。
初代天帝之所以隕落,正源於此;玄黃始帝與三代聖皇之所以能長生不滅,是因他們在最輝煌的時候脫離凡世。
所謂亢龍有悔,無論什麼事物到了極致,都會走向下坡路。
此時的大律朝雖然還沒到這地步,卻必須未雨綢繆。
楚希聲準備用一千年時間,一方面往北面中土移民,透過擴張領土化解內部矛盾,保持人心龍氣的純淨;一方面將自己的大律朝一步步抬升到星空。
直到某個時刻,再將凡界的皇位禪讓。
屆時大律天朝,仍將聚合凡界億萬百姓的人心意念,依然擁有著龐大的龍氣。卻只受其益,不受其害。
凡界的皇帝昏庸,百姓民不聊生,那與他這個退位的皇帝有什麼關係?
百姓只會更加懷念他這位人族的四代聖皇,懷念那衣食無憂,五穀豐登的聖皇之治,對他這個大律皇帝更加敬仰。
這並非是不足與人道的私心,而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楚希聲要想長久的守護鎮壓人族氣運,就必須與凡界切割。
凡人的命運如何,也必須靠他們自己,不能失去自強之心。
楚希聲能護得了他們一時,護不了他們一世。
接下來的時日就是按部就班。
元始一百二十三年,大律天朝統一凡界所有未被濁氣汙染的土地,並在中土劃定一百九十七州疆界。
元始二百三十二年,魔域三千界修復成功,陸亂離得以照見永恆,並在登頂神位時凝聚出接近於造化階的符文與法陣源質。
同時登頂神位的,還有劍藏鋒,方不圓等人。
元始三百四十五年,眾多野神與一應在大律朝威逼下失去星位的神靈,還有為數眾多的星空百族,都被強制遷徙到新生的‘天域三千界’。
元始四百二十四年,諸神聯手進一步強化盤古留下的神封。
元始四百七十三年,天地間的濁氣停止滋長,無天黑獄中將近十萬頭神孽被諸神‘淨化’。
此時楚希聲的力量,已經可以為他們淨化驅除掉所有濁氣汙染。
他卻懶得費這個力氣,這些都非是人族血裔。
這對人族來說不是好事,也對天地無益。
這天地間的野神數量本就太多了,是沉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