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是兩年前汴州一件殺人案,一份是三年前,戶部的火災一案。”
趙晉拿起卷宗,在旁邊坐下,仔細看了起來。
粗略一瞧,趙晉並未看出什麼不妥。
但是刑部尚書單獨放出這兩份卷宗,只能意味著其中定然有問題。
他直接將這兩份卷宗一起放到桌案上,仔細核對起來。
半響後,趙晉擰起眉,“汴州的殺人案,最後緝捕的兇手姓陳,與陳家有關?”
刑部尚書點點頭,“正是,國公爺不妨再看看受害人。”
“受害人……”趙晉看著卷宗上的名字,只覺得很是熟悉,偏偏卻想不起來。
指尖無意識地輕點在卷宗的人名上。
會是誰呢……
忽然,趙晉腦中靈光一閃!
“是從關隴郡調任回來的曲消壬的弟弟!”
曲消壬是關隴郡上一任郡丞,乃是科舉出身,在關隴郡待了兩年後,被調任回汴州。
而此案被殺的,乃是曲消壬的庶出弟弟。
當時沒有人將此事放在心上,曲消壬也沒有追查,刑部將兇手找出,結了案後就了了。
可是現在看來,兇手與陳家有關,被害者卻與曾經在關隴郡待過的曲消壬有關。
“尚書大人,此人當初怕是被滅口的。”
只是,不知道對方是要藉此警告可能知道什麼的曲消壬,還是曲消平意外知道了什麼,在曲消壬的預設下,被人滅口。
“是啊,”刑部尚書皺著眉,“真是這樣的話,兩年前,關隴郡已經開始做此等私造鹽引的事了。”
趙晉回想了一下,淡聲道:“賬冊上記錄的時間是將近兩年前。”
“還有一本更早的賬冊。”兩人異口同聲地道。
趙晉舔了一下犬齒,不太抱希望地道:“估計已經找不到了。”
時間過去太久,且當時發生了曲家的事,對方極有可能已經毀了賬冊。
“沒有賬冊也無礙,人都被找得差不多了,現在最重要的,是私鹽的下落和太子一事。”
趙晉斂眉道:“尚書大人,這幾日,本公調查了一番陳家。”
“這陳家可真是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