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手虛虛拖住燕王交握的拳頭,「王爺,可要先休息一番?」
燕王聞言,沉沉地嘆了口氣,沒有直接應下趙晉,側過身,視線落在皇宮外的車隊上。
「這裡是本王籌集的一些糧食,算不上多,但也能支援一下幕城那邊的戰局。」
趙晉順著燕王的目光看過去,五萬石糧食。
對於一個親王來說,拿出五萬石糧食不算多,可現在趙國情況特殊,燕王湊齊五萬石糧食,已然算是不錯了。:
站在趙晉身後的十多名朝臣,也探頭看了過去。
趙晉雙手抬起,在身前合攏,彎腰朝燕王作了一個揖禮,「孤在此替幕城的將士,多謝王爺的大義。」
朝臣們也紛紛朝燕王拱手道:「燕王大義!」
「太子殿下言重了。」燕王連忙扶起趙晉,苦笑一聲道:「本王沒能幫上什麼忙,這五萬石糧食也只是一點心意。」
「這段時日以來,趙國發生了太多的事情,若非殿下一力扛了起來,後果不堪設想。」
燕王看向趙晉的目光,滿是讚賞和驚歎。
內憂外患,朝局動盪,又要道士作亂,假皇后事件,皇兄病重,太子匆忙監國,接著又是科考改革和與立隴國的戰事。
換成燕王自己,這一連串的事情下來,恐怕他也得手忙腳亂,疲於應對,顧不得太多了。
然而趙晉第一次監國,不僅牢牢穩住了整個朝局,還已經著眼於趙國朝堂的問題,開始想辦法解決這些積累下來的弊病。
遠在封地的燕王聽到汴州城內傳來的一道道訊息時,由衷地高興趙晉乃是皇兄的親子,趙國能有趙晉扛著。
燕王沒忍住,像長輩一樣,抬手拍了拍趙晉的肩膀,認真道:「殿下才是最辛苦的。」
趙晉笑了笑,「王爺,我們不如先入宮吧。」
聞言,燕王點點頭,與趙晉並肩而行,朝皇宮內走去。
沒走一會,燕王忽然發現了不妥當的地方,偏頭對趙晉有些嗔怪地道:「殿下怎麼還喚本王王爺?」
趙晉微怔了片刻,隨即反應過來,他現在是趙乾的親子,燕王雖然是異姓王,可曾經被趙乾認作義弟。
之前他還是梁王之子,與燕王也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