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朝會。
趙晉的指尖按在龍案上,淡聲道:“孤決定,要對科考進行改革。”
話音落下,星眸環顧一圈大殿內眾臣的臉色。
眾人都知曉,這次改革,究竟改的是什麼,寒門出身的官員,自然不會出言反對。
朝堂上寒門出身計程車人越多,於他們而言,是一件好事。
至於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員,罕見地,也沒有人出聲反對。
朝堂上一片安靜,與之前趙晉每次一提起,就一眾官員站出來反對的情形完全相反。
趙晉的嘴角微微勾起,“看來諸位沒有太大的異議。”
趙晉正了正神色,將自己的科舉改革的措施,一一道來,同時視線緊緊盯著下方的朝臣。
他不僅僅限制了舉薦的名額,讓士人們都得透過考試選拔,才能參加會試,然後再經由會試選拔出及第的人才。
同時,趙晉還直接擴大了科舉的科目。
直接增加了武舉、工舉兩類,前者可入軍隊,後者專門為工部選拔人才。
“殿下,透過武舉選人進入軍隊,臣以為,或有不妥之處。”馬彥皺眉,站了出來。
趙晉也並不意外,笑了笑,“馬將軍覺得何處不妥?”
“武將大多是由軍功升遷上來,如果僅僅因為武藝高強就讓其擔任軍官,未免顯得太過偏頗。”
“馬將軍多慮了。”趙晉不緊不慢地道:“武舉是為了選武藝高強,且有潛力的將領,況且,選出來的人,直接授予一些小的軍官職位。”
“然後安排在各地進行歷練,慢慢培養。”
馬彥依舊固執己見,“如此根本沒有必要浪費人力物力,開設武舉,從軍隊中提拔上來的人,已經足夠。”
“馬將軍,不是所有軍官都是直接從士兵提拔上來的。”趙晉擰起眉,語氣裡帶著幾分不悅。
“不說別的,至少除了邊境外,其餘地方的軍官,不少都是依靠蔭庇而直接任命的。”
“如今只不過將此取消,讓他們所有人都透過武舉選取人才,以更好地發現和培養其中有將帥之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