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四合院:我是杜守義> 第三十五章 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五章 勞 (3 / 3)

“勞力士,比守桂那塊寶璣差些,不過比英納格什麼的強太多了。”

寶璣已經做了上百年的‘錶王’了,有近七成的機械錶技術;手錶業界最複雜的幾大技術中,陀飛輪、三問、萬年曆等等,都是寶璣發明得。在這一點上,它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機械手錶行業日後受到電子錶衝擊,幾乎遭遇滅頂之災。所以‘寶璣’日後的落寞非戰之罪,是時代拋棄了它。但在這個年代它是當之無愧的‘錶王’,勞力士是被它甩在身後的。

說到這兒,忍不住要扯遠點了。五六十年代,種花市場上有賣‘寶璣’嗎?答案是:沒有。

不但沒有寶璣,百達翡麗、江詩丹頓這些名錶都沒有。

當時進口手錶市場有一個官方分類。最高的一類一等被一個品牌獨佔,那就是勞力士。當時售價大約六七百元上下吧。

一類二等也不多,比較受認可的是三個,浪琴、梅花和歐米伽。售價大約在三四百不等。

一類三等就多了,西馬,積家,摩凡陀,刁舵,萬國,天梭等等等等。

當時的一類三個等級清一色是瑞士品牌,其餘國家品牌也有進口,排在二三類,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這只是機械的排名,但種花自有國情在。勞的地位可遠遠不是排名那麼簡單的。

建國初,我們曾從漁村進口了幾十塊勞,作為給首長的配給。因為數量有限,當時只配發到了幾位主要領導。

此後三十年,新‘勞’進入大陸市場的非常稀少,銷量更是不說也罷,但它的‘傳說’卻一直都在。

當時‘勞’稀罕到什麼程度呢?八十年代初剛剛開放出國那會兒,海外免稅店的‘勞力士’櫃檯成了個‘旅遊景點’。大家都想看看,這塊‘傳說’中的表到底長什麼樣?...

既然勞那麼好,買不起新的不能買二手的嗎?不是有‘舊貨商店’嗎?

呵呵,老百姓當然可以買,新的舊的都可以,只要你捨得,他有貨。

但軍政圈人士包括他們的家屬,碰都不會去碰它。即使以前機緣巧合得到過,也會摘下來,藏起來。

這不是錢的事。你的級別夠戴‘勞’嗎?懂不懂增值規矩?

其實‘歐米伽’也面臨著同樣情況,比‘勞’稍好一點有限。

所以當時在種花,‘勞’和‘歐’都屬於‘神龍見首不見尾’,常年處於有價無市,有價無貨狀態。

在進口手錶中,‘浪琴’和‘梅花’基本就見頂了,而且很難很難買到。

這個手錶分類看看就可以,現在早已時過境遷,滄海桑田了。電子錶大沖擊之後,很多品牌或者倒閉,或者發售,‘浪琴’就賣給了漁村人。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杜守義上輩子是個祖傳草根,手錶也並非他心頭所好,自然瞭解有限,但他無限相信系統;

龔小北是個手錶的‘門外妞’,也不懂‘規矩’,但她無限相信杜守義。

就這樣,這塊嶄新的‘勞力士’,他們倆一個敢送一個敢戴,全無顧忌。

他們不懂可有人懂,寧遠山碰巧就是懂得那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