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善事兒其他地界都沒有,出在南鑼還讓人舉報了,這讓這些大媽們怎麼能忍?!
雖然事情可能鬧大,但既然做了就要做完。杜守義當晚又跑了一整晚,把昨晚沒來得及送的、疏漏的都給補上了,其中還包括了院裡的賈家。
都送完後他空間裡的‘年貨儲備’用去了三分之二,這時他才真正鬆了口氣。
第二波送完沒引起多大動靜,也沒人再來統計了。這是‘民意民俗’,街道也不想多管。
裡外裡算算衚衕裡有小三百家困難戶受了益,這些家的老人孩子們這個年都能見到點笑模樣了。這種好事要是還攔著,那以後工作還要不要開展了?
不過驚奇過後,大家都在私底下議論,是誰家這麼大手筆?算來算去,這筆帳最後記到了婁小娥頭上。整個衚衕能有這麼大財力的只有她了。
婁小娥還矇在鼓裡,只覺得進進出出和她親親熱熱打招呼的越來越多了。她才嫁過來幾天啊?四合院的人都沒認全呢,衚衕裡好多人根本都不認識。
暈乎了兩天後她有些醒過神了,衚衕裡這些人不會把年貨的帳算她頭上了吧?她家這身份哪敢擔這個名聲?
到了禮拜五上午,她實在坐不住了,主動到街道走了一趟。她要和組織說清楚,這事兒真不是她乾的!
“嗯,我明白了。你不要有顧慮,該幹嘛還幹嘛。”王大媽聽完笑眯眯的回答了她一句,嘮了會兒閒話後親自把她送到了門口。要擱往常,她哪會跟婁小娥這麼和善?這是增值覺悟問題。
就在婁小娥一頭霧水的時候。杜守義這兒的簽到時間又到了。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人民幣X200。”
‘得,琉璃廠也甭去了。’杜守義暗暗嘆了口氣。
他手邊還有兩百多,原來想著等系統發錢了,要去琉璃廠好好浪一浪呢。
杜守義的錢原來不少,但要保證李吉祥這裡資金充足,所以大頭都在他那兒。
下雪後他已經把兌小碗的工作給暫停了。為了防止李吉祥偷偷幹,金家小院裡的小碗也都收了起來,等開了春再說,給李吉祥每月開的錢就算上課費用了。
可李吉祥哪裡坐得住?白菜白麵、燻雞臘魚、上好的汾酒、稻香村的餑餑點心...杜守義都給他預備得齊齊的,過了元宵節都吃不完。
這份看重不單讓李吉祥,連他‘媳婦’王桂花都覺得坐不住了。
‘不能光在家裡吃白食,要替東家乾點什麼。’
於是這兩口子私下裡找起了以前在宮裡認識,還活在京都的那些老相識們。一來二去,還真讓他們收到不少好東西。杜守義空間裡的資金也就這樣流失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