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守義大約估算了一下,想要達到他心目中的及格水平,兩年都有些夠嗆。但這不能著急,只能靠水磨功夫一點點提高。
寧家的節點就在寧建國身上,他‘安全’了那寧家這條線就都盤活了,寧家靠自己就能發展得很好。
其實四合院的節點也是‘孩子’。孩子們教育好了,還用得著傻柱以後‘賣身’去給別人養老?
所以藉著這次寧偉出演《乘風破浪》的機會,劉家的劉光天、劉光福,閆家的閆解成、閆解放這四個都收到了杜守義的‘贈票’。人有時得抬頭看看外面人是怎麼活得,眼皮子太淺就要出問題。
就在杜守義埋頭簽到的時候,劉家兩兄弟正和二大媽‘吹噓’著昨晚的‘盛況’呢。對一個每天忙於口腹的京都小市民來說,昨晚這樣的‘文化大餐’真可謂開眼了。
二大爺在一旁看著報紙,支楞著耳朵聽著。兩個兒子能見世面他自然也高興,而且他還在琢磨著杜守義年前和他說過的話。
那天他又把兩個兒子教訓的‘嗷嗷’叫。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這沒法管,也沒人管。不過杜守義事後和他開了句玩笑:
“二大爺,簡單粗暴可當不了領導,工人群眾能讓您這樣打?那不成資本家了?您啊,您這點群眾基礎都讓自己給打沒了。”
二大爺在幾年前有做幹部的機會,但他文化程度只有‘高小’,無奈被淘汰了。
前些天廠裡領導層動盪時他又動起了心思。眼看著年近五十,再不撈個一官半職以後怕是沒機會了。
他活動了,可到了最後塵埃落定時,連個屁都沒撈著。他以為還是受了沒文化的拖累呢。
杜守義冷不丁和他說起這個,他當時就理解為杜守義應該知道點什麼。誰讓他身後站著個手眼通天的龔小北呢?
也對,四合院二十多戶人家,光在軋鋼廠工作的就有七八家。
他教育孩子是沒錯,可這話傳到領導耳朵裡,領導會怎麼想?一個‘工作態度粗暴,不注意方式方法’的評價是跑不了的。
‘怪不得啊!怪不得!’
二大爺每每想起這個後悔得都想頭撞牆了。
“怪不得自己‘仕途不順’,沒能入了領導法眼。原來不止是文憑,真正的癥結在這兒呢!唉,知道得太晚了!”...
ps說件不太高興的事。今天禁言了兩位書友。
說書寫的不好,沒事,貨物上架總要讓人論個短長。不允許人身攻擊其他書友。道理不多說了,為兩個嘴上沒把門的置氣沒什麼意思。
再說一遍,評論區做廣告的,批評的都沒事。哪怕你是隔壁粉絲過來挑事兒的,我也只刪貼,不禁言。但要當我這兒是痰盂,或者讓其他人平白受了委屈可不行。
臨時加更,向尾號‘722661’書友致歉。工作有點忙,評論區逛的少了,以後我會多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