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快,轉眼過了一個禮拜。
建國和小偉前天回大院,過建軍節去了,再回四合院要等水徹底退了以後。
這一個禮拜也充分顯示了今年的不同尋常,七天中有五天在下雨。
後世在談到六三年這場水=災時總會提及一個詞彙‘溝滿壑滿’。說的是在‘八八’大雨來臨之前,京都的每一條河溝每一條地縫都已經填滿了水,整座城市像一塊吸飽了水的海綿。現在, 這樣的情況正在慢慢發生。
七月二十七日,禮拜六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晉陽飯莊’香酥鴨x20。”
晉陽飯莊經營的是山西菜,是杜守義這一世去過的為數不多的館子之一。他帶著龔小北去那兒嘗過‘什錦炒貓耳朵’,味道著實不錯。
去晉陽倒不是為了山西風味,杜守義是想去看看現在的‘閱微草堂’和後世有什麼不一樣, 因為現在晉陽所在的那處四合院就是紀曉嵐的故居。
至於看下來的結果....不說也罷, 倒是院中的那幾棵紫藤讓人印象挺深刻。
香酥鴨先蒸後炸,皮酥肉爛, 很適合老年人的口味。杜守義想著老太太肯定愛吃,所以趕在中午飯點前悄悄離了崗,回了趟四合院,反正下雨天也是坐在那兒乾耗著。
剛進四合院大門,迎面看到了往外跑的劉光福。
杜守義在門廊叫住了他。
“這麼大雨,上哪兒去?”
“姐夫?你回來了?”
劉光福已經隨著鍾躍民他們改口叫‘姐夫’了。為了讓他合群一點,杜守義只有捏著鼻子認下了。
劉光福說著舉了舉手裡的瓶子道:“我媽讓我去打點
醬油。”
“去吧,路上小心點。”
一聽是二大媽,杜守義沒什麼好說了。為了劉光福訓練的事,他還落了二大媽一點小小埋怨,因為太費衣服和鞋了。人也每天弄得灰不溜秋,象泥猴兒一樣。
不過被二大爺嗷嗷幾嗓子後,二大媽也不說什麼了,這倒讓杜守義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了。
到了後院聾奶奶屋, 他意外的看到屋裡坐著位青年軍人,正陪著老太太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