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德興館每天會剩下一些豬腳,豬肺,豬大腸之類的下腳料,後廚的師傅們會把這些放到一起煮個湯,湯裡再來點糟滷,解解腥臭。
後來的故事用腳後跟都能猜到。老闆發現了這道‘後廚私房菜’,並把它放到選單上,整個過程就是這麼俗套。
說到這兒要扯些題外話了。
先拿糟熘魚片來舉個簡單例子。一盆糟熘魚片都是魚肉,那魚頭,魚尾,魚皮,魚龍骨哪去了?這些就是廚房下腳料。
那廚子用這些下腳料給自己做菜,算不算偷?當然算。那是老闆的東西,他們又沒付錢。
可不‘偷’怎麼辦?把那些下腳料都扔了?
所以,‘廚子不偷,五穀不收’這句話的本意在這兒。廚子不偷點吃點,那要浪費很多東西,是要遭天譴的。
至於傳到後來成了貶義,那也是因為隔行如隔山,對這行不瞭解造成的。
有了‘偷’來的糟缽頭,自然有徐伯母的份。這時的徐伯母和顧玲兩個正在四合院裡‘視察’,大水過後,她們結伴過來看看小北的狀況。
在前院後院轉了一圈後,顧玲對情況非常滿意,這座大院乾乾淨淨,完全沒有被水淹過的跡象。
她笑著對杜守義道:“帶我去看看躍民他們幾個吧,下回他們父母問起來我也好說。”
“那小北你陪徐伯母坐一會兒,我和姨媽去去就來。
“我就不坐了,看到你和小北沒事我也放心了。”
“徐伯伯回家吃飯?”
“他哪有那個空啊?”
杜守義笑道:“那您留這兒吃午飯吧?今天有糟缽頭,肯定合您胃口。”...
這頓午飯不是白請的,不太愛管閒事的徐伯母意外的攬下了何雨水的畢業分配問題。
杜守義原本要求不高,離家近點就行。不過分配這事完全看學校,他也無能為力了。
沒想到,這件事在飯桌上,一兩句話就解決了。
到了明年二三月份,徐伯母會和相關領導打招呼。何雨水大機率會回到她和守桂的中學母校,步行不用十分鐘就能到。
後世的何雨水上班後就遊離到四合院之外去了,這輩子看來她一時半會兒還跑不了。
杜守義對這個結果不算百分百滿意,在他眼裡,三大爺他們那所小學才是最好的去向。小學生好管,中學生多虎啊?
不過要讓雨水自己選,她肯定選中學。
為了不落以後埋怨,杜守義決定閉嘴不說了。大家都高興,那中學就中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