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四合院:我是杜守義> 第三零二章 答客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零二章 答客誚 (1 / 3)

二月六號,禮拜四。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靜安賓館’水晶蝦仁X50。”

蝦仁入鍋前必須加工,而且是極其複雜的加工。因為它最好的口感是‘脆彈’,也就是俗話說的‘Q彈’。

胡建人吃海鮮是很有一套的。四十年代上=海的靜安賓館請來了一批福=建、廣=東廚師,其中一位福=建名廚把‘清炒蝦仁’經過一番改良後,推出了這道‘水晶蝦仁’。蝦仁色澤潔白,口感‘Q彈’,一時風靡上=海。據說靜安賓館每天能賣出十幾噸蝦仁。當然,這個資料有點小問題,下文再說。

水晶蝦仁為何能呈現出如此高品質口感呢?關鍵在一個‘洗’字。

洗蝦仁有三種必不可少的原料,大量的食鹽、小蘇打和生粉。是大量,不是少許。

將這些東西倒入蝦仁後還要經過長時間不停攪拌,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持續一兩個小時左右。具體多長時間,這要請教專業人士了。

‘洗蝦仁’的工作原理大致是這樣的:蘇打是鹼性,滲入蝦仁後將肉質纖維腐蝕;鹽讓蛋白質重新凝結,這就像一個不停地打碎再重建的過程,所以最後蝦仁會呈現出‘脆彈’口感。

即使再好的原始狀態蝦仁,加熱後難免會縮水,蛋白質硬結,它們那種粗糙的口感和‘洗過’的蝦仁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說句題外話。如果不經任何預加工,熟制的魚蝦蟹中,蝦的肉質口感最劣,同不同意?

生粉在‘洗’的過程中起到了一個‘研磨劑’的作用,就像超細的石英砂一般。

滿滿一盆蝦仁攪拌時,蝦仁之間互相擠壓摩擦,再透過生粉的研磨,會將蝦肉表面那層‘紅衣薄膜’去掉,最後呈現出潔白的肉質。

攪拌結束,要經過大量清水浸泡沖洗,將蘇打、食鹽和生粉的殘留清除乾淨。再用乾布吸乾水分...,總之,整個過程完全需要手工操作,十分麻煩。

洗蝦仁不好乾,很不明白,靜安賓館這每天十幾噸水晶蝦仁是怎麼洗出來的。

因為洗的過程中損耗巨大,所以十幾噸成品蝦仁,至少需要二十多噸未加工蝦仁的投入。

二十噸蝦就是兩萬公斤。

每二十五公斤一盆需要洗八百盆次。

每次兩小時,需要一千六百個工作小時。一個人每天連續不停工作十六小時,需要一百個人...。

所以數學真沒意思,怪不得學數學的都沒朋友。

杜守義看到‘水晶蝦仁’就想起了他的朋友:徐為民,徐為亮。這兄弟倆前兩天進京過年了,大家約好了今晚要上大領導家吃晚飯,看來這蝦仁就是為他們預備的。

晚飯的事不急,杜守義中午要到熊明家去一趟,把《為愛痴狂》給婁小娥送去。可沒想到,他回四合院送飯時被耽擱了。

他剛一進屋,老太太就笑呵呵的說道:“二孫子,奶奶今天幫你把劉光福的事兒辦好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