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四合院:我是杜守義> 第三二一章 第三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二一章 第三吃 (1 / 3)

四月十五日,週三。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經濟學人》一九六三年度合訂本X1。”

“叮,恭喜宿主達成人生成就,本次人生成就獎勵為‘升級卡’X1。”

‘《經濟學人》?’杜守義忽然有了些想法,但是...需要捨棄的利益似乎有些大了...

今天是《畫報》發行的日子,一魚的第三吃也如約而至。

《畫報》這次挺下本,用了接近一整頁的篇幅登載了杜守義的作品,而他的簡介只擠在頁底很小的位置上。

在簽到的時候杜守義正在和美協的工作人員通電話。他的申請已經透過,對方來電是和他敲定一個去美協取證順帶認認門的時間。

掛上電話,杜守義順手就把篆刻從中級升到了高階。雖然不太划算,但事關書法,無所謂劃不划算了。

晚上,杜守義把小北手上的印要了過來,自己拿回南房研究去了。

剛學會篆刻的時候,他想把‘龔賞’和‘杜鑑’兩枚章重新治一下。看了半天,算了,水平不如人家。

今天把篆刻技能從中級提升到高階後,他又把那兩枚印拿著研究了半天,水平依然不如人家。這兩枚小小印章竟是出自大師之手,杜守義捨不得破壞了。

就在他研究印章的時候,離他不算太遠的地方,一位老人剛剛完成了一段繁忙的工作。他拿起了今天出版的《畫報》,想要放鬆一下。

過了一會兒,他指著一幅書法作品,對身旁的工作人員道:“這個字寫得很好嘛,很有點王羲之的味道。”說著他用手指臨摹了兩筆。

忽然,他注意到了頁底的那行作者簡介,看了一下,他笑道:“十九歲?還是個年輕的小書聖呦!”...

今晚,才是整條魚最肥美的‘第四吃’,而現在只是開了個頭而已...

時間飛快,轉眼到了四月十八日,禮拜六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榮寶齋’稿紙X20000。”

看到系統獎勵,杜守義覺得可以做出選擇,不用再猶豫了。

王鐸說過:‘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

‘應請索’:應對請求、索取,滿足他人求字。引申開來就是自由創作。

一天臨古,一天創作。這被很多後世書家奉為圭臬。

臨帖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這一點上杜守義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能做得比任何人都好。但‘創作’怎麼辦?

書道日後式微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失去了‘實用性’。人際交流不用它,寫文章也不用它。那《蘭亭序》、《祭侄文稿》之類的創作環境從何而來呢?

‘書’是工具,是和創作者的情緒、學識、日常生活交流等等緊密結合的,而科技的昌明卻給書法掘了一座‘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