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七日,星期一。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老通城’三鮮豆皮X200。”
看到豆皮,杜守義不厚道的笑了。系統簽到的豆皮可把張處長狠狠坑了一次。
張處長過年回來時說了件‘趣事’。他到武漢後一直想念在京都吃到的三鮮豆皮,但是跑遍了漢口甚至跑到武昌都沒再吃到過。直到後來他問了武漢當地人才明白,現在的豆皮和以前已經不一樣了。
系統簽到的三鮮豆皮用的是‘葷三鮮’,是‘老通城’豆皮的第一代版本,也是成名版本。
葷三鮮是用口條、豬肚、豬心做成的臊子,上好糯米做隔斷,用的是豬油烘製,所以甭提多香了。
在四五十年代,出於成本考慮,豆皮進入‘二代’版本,以竹筍、肉丁、香孤作為‘三鮮’,這三者比例差不多2:2:1。
五九年以後,豆皮中大大增加了糯米用量,減少了臊子。這是‘第三版’,也是張處長吃到的那個版本。
系統‘坑’過張處長一回,看來這次又把‘坑人’的魔爪伸向郭大哥了。
郭大哥上禮拜六就回來了,前兩天大家各忙各的。明晚說好了要上他家喝一頓小酒,也正式認識一下他媳婦和一雙兒女。
豆皮有很多,中午時杜守義就用這個犒勞了一下四喜和白三,這兩人拉了一上午的彩燈電線,也著實辛苦了。
小北把於海棠也帶來了,這還是海棠第一次來小料房蹭飯。
剛吃了兩口豆皮,海棠就有些感慨道:“說來你們可能不信。我是湖北人,但這輩子還是第一次吃豆皮。”
“小時候聽你爹媽說起過嗎?”
“說過,還不止一次呢。什麼老通城豆皮如何如何香,每次都說得我和姐姐兩個直流口水。”
這話讓杜守義有些疑惑了。這豆皮是給郭大哥準備的,還是準備‘鉤’於海棠爹媽‘鄉魂’的?老於家現在和許大茂牽連著,不由得他不多個心眼。
正在他想著的時候,就聽有人在門口喊:“守義,守義你在裡面嗎?”
杜守義見聞色一掃,原來是閆解成。他連忙起身開了門,把閆老大讓進屋。
“我上食堂轉了一圈沒找著人,就想著來這兒碰碰運氣。”
杜守義看他一臉高興,問道:“你什麼時候到的?不是說勞動節後才回來嗎?”
“廠裡要上個新專案,打電話把我叫回來了。今天上午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