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四合院:我是杜守義> 第四零五章 提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零五章 提拔 (1 / 3)

時間到了二月八號,禮拜一。

今天大年初七,還沒出年。但神獸們一開學,生活瞬間恢復了正常。

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福壽堂’八大碗X10。”

福壽堂是八大堂裡佔地最大的一家,開在西打磨廠那兒,所以它的服務物件以周圍的商號生意人為主。像同仁堂樂家、瑞蚨祥孟家、五老胡同查家這些大買賣,往往都會選在那兒辦事請客。

商賈宴請居多,所以福壽堂的菜品更接‘地氣’。而八大碗屬於民間席面,各地都有,這就是京都最接地氣的菜式了。

接地氣指大魚大肉偏多,但不是粗製濫造。福壽堂最頂級的‘八大碗’中有一道名菜是必備的,那就是‘翠蓋魚翅’。

說白了就是荷葉雞的變種。荷葉裹著魚翅、鮑魚、火腿等等材料蒸製取其清香,上桌前把蒸透了的荷葉撤掉,上頭再覆蓋一張新鮮荷葉,所以叫‘翠蓋’。

說句題外話,菜是好菜,可這名字...‘翠蓋’不就是‘綠

帽子’嗎?

有說綠帽子一詞自唐朝就有,這已經不可考了。不過唐朝官服中綠色品級是最低的,所以在士大夫階層中確實有‘綠色為賤’的思維。

綠色在唐朝低賤到什麼程度呢?當時有個縣令叫李封,他手下屬吏若是犯了錯,李封就命令犯錯者以碧綠裹身,進行羞辱。錯越大,穿綠色的天數就越多。

到了元朝,青樓的姑娘們愛著紅,那龜奴們就戴綠色頭巾,以作映襯。漸漸的,這成了風月行業裡的約定俗成。這是綠帽子一詞最可溯的來源。

無論怎麼說,‘綠帽子’這一說法清末民初早就普及了,樂家、孟家這種大戶人家辦嫁娶的時候也不避著點?

杜守義的簽到裡也有十大碗‘綠帽子’魚翅。察其色觀其型,他覺得要是二十一世紀婚宴上有這道菜,廚子估計會被人拉出來打死的...

八大碗屬於民間婚喪嫁娶的‘席面菜’,它們一出現說明翟嫂和二舅的事多半要成了。速度有點快,不過中年人的婚姻本就沒那麼多花前月下地‘扭捏’。

杜守義心裡暗暗嘆了口氣。他不知道‘大媽團’們是怎麼保得媒,這事竟然給她們辦成了。

可婚姻講個門當戶對,這兩人歲數、身份都差了一大截,一個瘸著條腿,一個不能生養了,這幫神仙大媽們到底是怎麼想得?

大媽們怎麼想不重要,到了晚上,二舅怎麼想得杜守義倒是明白了一點。

“...我倒不是想找老伴,一個人自由自在慣了,到老了找個人來管?呵呵,我可沒那麼想不開。

主要是想給大妞二妞解決個戶口。你肯定也想過這個吧?...”

杜守義點了點頭,他倒確實想過這個,可他不知道這麼幹對不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