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房屋的話還是採用全混凝土結構進行製造,內部最好裝載著能跟能量轉換塔相連線的管道。”
說實話,楊天明一開始對於庇護所的設想其實是基地型別的。
以中心的能源轉換塔為中心搭建一個全封閉式的場所,在這個場所裡面劃分出很多個區域,每個區域各控制著特定的功能,只留下一兩個通往外界的入口。
大致的參照物就相當於輻射系列中的輻射避難所一樣。
不過思來想去,以後他也最終放棄了這種想法,轉而搭建起了城鎮型的安全區。
以能量轉換塔為中心, 向周圍大面積擴散溫度,將輻射在內部的區域裡全部都建上房屋……他是參照於他曾經玩過的一款名叫《刁民冰汽時代》的末世遊戲。
雖然這樣的做法很浪費能量轉換塔中的能量, 但是這樣也能以最大可能將人類的社會形式儲存下來。
並且建造一個避難所型別的安全區, 可比建造一個城鎮型別的安全區要困難很多。
楊天明沒有材料,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建造它。
“前輩,你為什麼懂這麼多科技?”
老弱病殘中間一位年紀比較小,身材也同樣比較瘦小的年輕人一臉驚訝的抓著手中手槍大小的機關切割槍,單純的問道。
在極寒模式爆發之初,他還只是一個未滿十歲的孩子,而現在他已經二十多歲了。
因此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是在末世時期被塑造起來的。
可以說,他算的上是零度末世中間的原住民,而不是其他那些經過文明時期教育後才遭遇末世的前文明遺民。
不過就算是這樣,他也受到了倖存者隊伍中很多人的教導。
知道科學的重要性,也知道手中這一把鐳射切割槍是前文明也製作不出來的。
“很正常,畢竟我是一名科學家,還是在整個世界上能排得上名字的。”
頂級的科學家掌握了一些黑科技,這合理嗎?
這當然合理呀!這太合理了!這絕對合理!
當然,楊天明不可能將這句話直接說出來,這只不過是他的心理描寫而已,因此他表現較為含蓄的說道。
“這就是學習與探索的魅力,只要你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知識與科技就會為你敞開大門。”
“是這樣嗎……”
“當然,我所掌握的知識和科技都是我透過努力鑽研所得來的。”
楊天明面不改色的說道,然後跳過這個話題,指了指旁邊那一些已經被拆的只剩下水泥地基的建築物。
“接下來你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水泥塊收集到能量轉換塔的旁邊,然後輔助我建造新的房屋。”
“好的,前輩。”
目送著身邊這一位瘦弱的年輕人離開,楊天明思考了一會後,說道。
“隨身商店,給我搜尋與建築有關的知識……那種簡單實用建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