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埋藏在地底下,已經破損到極其嚴重的巨型軍事結構對於楊天明而言有著非常大的價值。
如果能確定它是什麼時候建造或者損毀的,那楊天明就能透過這個情況窺探出許多與前人類文明有關的資訊,並藉助這些資訊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
到那個時候他可能就能獲得一些埋藏在地底下的世界深成次知識。
“這個巨型軍事結構的內部已經損毀到極大的程度了,就像是被某種鈍器狠狠的攻擊的一樣。”
“稍微細小或機密的結構基本上都已經被摧毀了。”
操控著自己派遣進巨型軍事結構當中承擔偵查任務的微型輔助機器。
楊天明很快就獲得到了一些簡單的資訊。
比如說這個巨型軍事結構當中有著很多供人移動的通道結構比較多,並且每個通道結構都能一次性讓兩個人並排走在一起而不擁擠。
對於一個功能型需要經常移動的機械設施來說,這樣的走廊過道空間已經是極為寬廣了。
而在這些走廊過道的牆壁上,能夠清晰地看到一些或大或小的管狀結構,這些管狀結構都緊緊貼在通道兩側的角落處。
應該跟絕大多數科技文明中出現的管道一樣,承擔的作用是運輸。
不過在一百多年時間的侵蝕和整個巨型軍事結構被摧毀的那一種可能,這些存在於通道角落處跟通道一直向前方不停延伸的管道已經有了很多處破裂,完全無法使用。
而除了不知道幹什麼用的管道有大規模的損壞之外,楊天明還看到了巨型軍事結構內有其他物品損毀嚴重。
比如說位於頭頂天花板上的那一個發光裝置。
畢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軍事武器,巨型軍事結構當中的建築和物品也自然而然地按照了最高的軍事標準進行製造。
這其中就包括安裝在天花板上面的燈。
可惜楊天明透過微型輔助機械觀察這個巨型軍事結構內部情況的時候,並沒有看到有燈是亮著的。
一個都沒有。
可能是巨型軍事結構在被破壞之前遭受到了強大的力量打擊,以至於原本就比較脆弱的電燈在這打擊下被盡數摧毀。
巨型軍事結構由此失去了它的電燈。
還有一種可能,因為燈的製造標準已經到達了強大的軍用級別,普通的震動是不可能將燈給震碎的,所以還只是儲存在巨型軍事結構能源在這一百多年時間的風雨洗禮下被徹底耗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