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食物生產工廠、軍艦造船廠、輔助機械生產工廠、金屬提煉工廠、生物基因與種子庫……
這些設施也比較重要,不過由於人類勢力目前所控制的海洋,區塊已經夠大了,內部的各種資源極其豐富,大大小小的島嶼也掌握了數百個。
所以它們的選建住址有很多。
以人類勢力目前所掌握的科技(實際上是楊天明目前所掌握的科技),完全可以在任何區域建造。
所以楊天明在思考了一陣之後,決定將它們廣泛分散在人類勢力所控制的海域當中。
這樣既能防止被一鍋端,也能讓它們充當人類勢力的“橋頭堡”,防止它們周圍的海域因為某些原因脫離人類勢力的控制範圍。
不過說了這麼多,這也只不過是楊天明接下來計劃的第二步而已。
“第三步,建立完整的海底隧道交通網路,將上述主要搭建的各種設施與安全基地進行連線,一些位置較為重要的海域也要設定海底隧道的進出口。”
“只要這個計劃完成了,那麼在人類勢力控制範圍的海域當中,人類就是無敵的。”
“能夠源源不斷的從整個人類勢力的各個區域獲得所需要的各種物質。”
並且因為目前人類視力的主要生產單位是機械,主要戰鬥單位也是機械。
各種各樣的金屬物質,在短時間內也不會缺少。
因此這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是可以連在一起共同進行的。
至於接下來的第四步和第五步……
怎麼說呢?
理論上和實際上也確實是能跟一、二、三步同時進行的。
但是楊天明想都沒想就否決了這種同時進行的想法。
因為在他的規劃當中,第四步是前往[一號機密區域]建造向地下探索的科研機構,第五步則是前往[二號機密區域]建造向天上探索的科研機構。
而這些所謂的“機密區域”是楊天明從這個世界那已經死去的自己所遺留下來的研究筆記當中獲取到的。
它們分別的:前人類文明[地心探索計劃]所在地、前人類文明[飛躍升空計劃]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