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垚聞言點了點頭,指著隨手中的句芒像說道:“陛下密旨裡言說,待見到真仙,此像自有大用。”當然,他並沒有和盤托出,此類神像,還有另外的十一個。
阿娓聽了,暗自記在心頭,面上對此到興致缺缺。因此,她示意隨將東西收了起來,交還於王垚。轉頭,卻發現隨正對著此物發怔。
“隨?”阿娓不由蹙眉,提高了聲線。
隨聞言方才回過神來。得了阿娓示意,方細心將東西收好,小心翼翼地遞給了王垚。
王垚默不作聲的接過此物,暗地裡卻仔細打量著眼前的這個侍女。
隨知道自己剛才的表現,引起了王垚的注意,有姑娘在,她也沒有出言解釋的必要。便靜默地站在一旁,落落大方的任由他打量。
王垚見隨如此,反倒疑心自己想多了。他暗自嘀咕:陛下給的東西,他尚且弄不大明白,區區一介侍女又怎麼會明白呢?
這個侍女剛才的表現,大抵也只是為這古怪的神像所迷惑而已。畢竟他剛接過密旨,拿到此物之時,發怔也並不比她少。
他是一介武夫,擅長在戰場上拼殺,是以並不相信什麼鬼神之說。在他看來,若這世界真有什麼鬼神存在,他昔日殺了那麼多人,這些人死後變成了鬼,還不來找他償命啊?
是以對陛下密旨所言,此物見真仙后,自有大用,他是將信將疑的,否則以他的心性,也不會輕易拿出來的。
他今日將此物拿出來,一方面是形勢所迫,拿出此物以示誠意,想引起阿娓的好奇;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想在阿娓處探探底,好弄清楚此物究竟作何之用。
畢竟皇帝陛下日理萬機,不會真無聊到,弄個神像來糊弄屬下,專程派人去做些無用之事。
這就像出海尋仙本身一樣,到底是真去尋仙求藥,還是利用尋仙之事來剪除對帝國不利的分子,還真難說。
畢竟皇帝陛下的心思,不是他們這種小人物猜得透的。他為人臣子,最緊要的便是忠心,便是聽命行事。
阿娓見王垚接過神像,又慎重收入懷中,雖不明白此物有何作用,卻暗自起了防備之心。畢竟此物對真仙而言,未必是投其所好,倘若是個殺器,當場惹得真仙發怒,只怕在場之人,無人能夠倖免。
一念及此,她便瞥了隨一眼,很明顯,關於此物,隨多多少少是知道些什麼的。只是此刻卻不是問詢的好時機,是以她又迴轉心思,繼續與王垚周旋:“此刻我大致也猜到了兩道密旨的內容。而你也無需在忠義之間兩難了。”見王垚面色有變,似是怕她反悔,忙介面繼續道,“看在你我祖上有舊的份上,我便出手幫你一回。從此以後,休要在我面前言說什麼同宗之誼。”
見王垚有些怔忡,阿娓只能別過臉去,憤憤地的說道:“你一身大秦甲冑,你是趙政忠心的臣屬。如此,你理當響應他頒佈的姓氏合一的法令。你姓王,而我姓姬,如此這般,我又豈可數典忘祖,白認些親戚令祖上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