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新訓營舉辦擂臺比武。
這是新訓營的“慣例”,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架設擂臺,令隊員比武打擂。大夥自覺自願,哪個願意上,願意戰上幾場,都無規定。
這種擂臺,一來可以發掘人才,二來激勵眾人刻苦修煉,三來為一些身份特殊的人積累威望,想陸月明這樣的隊員,在新訓營打擂獲勝,樹立威望,日後進入開拓者,就能收穫大批人心。
一個精瘦少年率先跳上擂臺,朗聲道:“五中隊,十二小隊,華鶴年,請大夥賜教。”另一位胖胖少年飛身躍上擂臺道:“四中隊,十八小隊,嚴峰。”二人拱手施禮,當下鬥在一處。
鬥了二十餘招,嚴峰賣了一個破綻,華鶴年搶攻上當,被嚴峰一掌掃下擂臺。嚴峰拱手道:“承讓!”華鶴年回道:“客氣。”默默返回座位。
五中隊又一少女登上擂臺,這次嚴峰大意,被女子震飛到臺下。
如此上上下下,比斗數十場,都是四中隊隊員與五中隊隊友的較量,看來雖同屬二分部,不免仍然競爭。
隊員的功夫越來越高,比鬥更加精彩。一個五隊姓樊的隊員連勝三場,令四中隊一時無人應戰。大夥群情激奮,虎子說道:“寶哥,你上場吧,定能橫掃一大片。”馬三寶躍躍欲試,也想在新訓營打出點名聲,好叫眾人瞧瞧。
這時唐如率先上場了,他還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樣子,只道一聲:“小心”,就率先出手。馬三寶沒見過唐如出手,此刻不由大為驚訝。
原來唐如的功夫竟然非常好,他用的是內家的“綿掌”,雖說是綿掌,可是一門剛柔並濟的功夫,絕不是軟綿綿中看不中用的功夫,而且唐如還會一門玄妙的呼吸吐納術,雖然一眼便瞧出他是沒修煉出內息的普通人,但這門吐納法配合綿掌,威力不可小視。
唐如掌力時而如清風般綿柔,時而如大江大河般狂勇,只用了三四十招,就硬生生將對家逼下了擂臺,足見他的功夫高出對手一大截。
這時,陸月明飛身跳上擂臺,引得少年們全體呼喝喝彩。
陸月明微笑朝唐如施禮道:“師妹陸月明,向唐如師兄請教。”唐如只說了個“好”字,二人又鬥在一處。
新訓營擂臺不允許使用刀劍這樣的利器,但陸月明的功夫全在劍法上,故而她在新訓營中隨身帶著一根如木似鐵,分不清材質的短棍。短棍三尺長,恰與長劍長度相似,故而施展起劍法來,也極順手。
唐如仍舊用的綿掌功夫,而陸月明則使出一套玄妙劍法,這套劍法名喚“問天九劍”,是五中隊長自創的絕世劍法。問天九劍招招勇猛果決,凌厲非常,而且陸月明使用兵器,在攻擊的長短上佔了優勢。唐如的綿掌施展不開,完全被壓制,落了下風。。
其實自古武林就有長短之爭,有人秉持“一寸長一寸強”的理念,認為兵器是武藝最好的朋友,也有人認為“一寸短一寸奇”,認為短兵器,更有靈活,與人對敵更能出奇制勝,而最合適的莫過於自己的雙掌雙腿,這才是最好的武功。
父親馬一成也曾和馬三寶談過,不過他說天下不論武功還是兵器,沒有絕對的強弱,強弱都在掌握它的人,真正強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