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進行文化宮春節氛圍佈置之前,對其往年做了簡單的調查,就是各種黑板報、公告欄宣傳,樹上簡單掛上紅燈籠,橫幅更新一下。
略微有點創意,也不過是燈籠樣式變換下,黑板報多費點心思,很難在形式上有所突破。
正因為如此,貝芸溪有太多的地方可以操作。
谷修齊深深看了她一眼,接過紙張低頭認真地看著。
他對於小姑娘的能力是沒有絲毫懷疑,普通家庭裡的孩子,哪怕是京都本地人氏,能夠考上帝大,都不是簡單的人。
他神色肅穆,看完一遍後,略微沉思輕笑著點頭由衷地稱讚道:
“小貝同志,你不愧是帝大的才女,這樣的法子都能夠想到!”
“我覺得這張紙上的內容,實際操作性很高,可以嘗試一下。”
貝芸溪抿著唇,眉宇放鬆許多,眸子裡似是墜入了天河中,盛滿了星輝。
“那我們可以透過多個渠道,對彩燈贊助商進行招募了?”
谷修齊看著她,“可以,待會我就借用辦公室的電話,幫你聯絡一番。”
“這是咱們整個報社的事情,我也需要盡一分責任。”
“咱們報社、電臺、電視臺,都會在每天早中晚三個人們收視率最高的時間段,進行播放。”
“咱們京都大廠子很多,對文化宮彩燈的徵集,幾乎算是公益類的了,肯定大傢伙都樂意贊助。”
貝芸溪連連點頭,繼續在紙上寫道:“剛才我問過了,京都的燈具廠不算多,規模還都不算大,能夠接受花燈定製的,也只有這一家。”
“如果那些廠子應招後,肯定會來這裡定製花燈的,所以我先去跟師傅聊聊。”
谷修齊自然是支援的。
他們去了花燈製作車間,這裡一共有十二個廠房,各個都是又大又空曠,平時淡季的時候,會關掉大半,如今馬上要過春節了,來燈具廠定製花燈的單位有很多。
大傢伙都加班加點地趕單子,少有地將十二個廠房全部都開了,還從其他車間調來不少的員工幫忙。
剛才貝芸溪參觀過這裡,對於這個時代老師傅的花燈水平有個大概的瞭解。
老師傅們各個都有著至少二三十年扎花燈的經驗,屬於基本功紮實,只是花樣翻來覆去就那些,突破性不夠。
貝芸溪也對製作花燈的流程有一定的瞭解,這會兒就坐在一旁,手捏著彩鉛在隨身攜帶的畫本上塗抹。
一個又一個漂亮、款式新穎而精緻的花燈躍然紙上。
小姑娘長得好看,如今乖巧地在一旁畫畫,很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就有老師傅走上前,只瞥了一眼那畫本,就神情有些激動。
製作彩燈也是要有靈感的,如今他們攝取靈感的地方不多,只有讓人震撼的自然景觀,和古代雄偉的建築,而這些並不是特別容易落實到花燈上。
所以他們多數都是將老祖宗傳下來的花燈元素,進行一次又一次地組裝。再好的東西,也耐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咀嚼。
他們早就到了黔驢技窮的地步。
這些花樣似是在悄然開啟他們的大門,沉寂在骨子裡的血,一點點激盪沸騰,腦海中早就將這花,有了生動形象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