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萌萌趕忙詢問微信那頭的李衛。
和很多已讀不回的小天才比起來,李衛算是很尊重微信對面的好友的。
展示在學校的公眾號上,這種事情,李衛一向無所謂的。
“他說可以。”
“嗯...”
王教授將照片傳到了學校的公眾號上,標題就叫做‘竹’,署名。
“署名,他的名字?”
張萌萌說道,他還記得李衛的道號。
“署名啊...就寫明澈吧。”
“成。”
當王教授放到公眾號上時,本來也沒引起多少波瀾,畢竟王教授也經常會將學生的書畫放到公眾號上,更別說這只是一個字。
然而很快,就引起了人的關注...
“這個字兒好怪哦,明明覺得他寫的不怎麼樣,但是感覺出自一個名家大家之手。”
“對的,感覺有一種奇特的韻味在裡面。”
“稍微有點好奇,這字,有點‘意’思在裡面。”
“我感覺我寫的比他好,但絕對沒有這種感覺。”
“沒啥感覺,就是一普通的字兒,有啥好神奇的?”
“樓上的山豬吃細糠,不懂欣賞,這字兒的好,懂得都懂,不懂的都不懂,我們懂的跟你們說了也不明白,說了你們也不懂。”
“靠,都給你懂完了。”
一時間,這‘竹’字在校內的公眾號掀起了小小的討論熱潮來。
有人覺得這必然是出自一位年邁的名家大作之手,也有人覺得這是一副用現代技術處理過的古字畫,也有人覺得,這就是一副高中生的字兒。
有人能看出這古畫之中源遠流長的韻味,也有人覺得這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兒,根本沒有那麼多評論吹逼的那麼玄乎。
但不管怎麼說,這幅奇怪的‘竹’字在學校裡引起了一波不小的討論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