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莊祖琴來電話,約高思一起回家赴宴。
高思道:“你先回吧,我下午還有個專案想要看看。”
莊祖琴的聲音裡並沒有任何不滿,只是囑咐道:“好,那你別遲到了,我給你的手機裡發了定位,找不到給我打電話。”
“我知道了,放心吧。”
高思結束通話電話,就想要不要把趙夢鴿的捷豹借來裝裝門面。現在再去買車顯然是來不及了。
但是轉念一想,高思又打消了主意。他覺得還是騎腳踏車去赴宴更符合自己的身份。畢竟人家莊教授是數學家,不是土豪,自己又不是去當上門女婿,隨性一點最好。
想通之後,高思就去圖書館看書。
高思看書的方式與普通人很不一樣。普通人都是去書架上拿一本書,然後坐在旁邊的桌子上看。而高思只是揹著雙手,眼睛盯著書架溜來溜去。
高思一身白色漢服,雙手背後,更顯得身材挺拔。他的這個樣子,弄得好幾個路過的女生都找他小聲搭訕:“同學,你要找什麼書?”
對此,高思只是擺手說隨便看看。
其實,高思真的不是在找書,他是在透過書脊上的簡單資訊進行深入挖掘。他發現,一本書裡能夠轉換成數學問題的並不只有頁碼、字數、價格這些簡單資訊。其實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甚至整本書都可以用數學方法進行編碼。
如果能靈活運用這些編碼,他就能挖掘出他想要的任何底層資訊。
隨著高思對資訊感悟能力的提升,世界的本源是數學,這句話成了高思越來越堅定的信念。
他有時候會覺得,虛擬世界的假說就是真的。也許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真的就是一個被超級計算機模擬出來的虛擬世界。
只有這樣,世界的最小尺度是普朗克長度,最小時間單位是普朗克時間,這樣的設定才是可以理解的。
也許,物質世界的基礎,就是一個純數學的世界,而由物質作為基礎的人類大腦和計算機,又重新架構出虛擬的數字世界。讓紛繁複雜的世界形成了完美的閉環。
高思現在已經能夠做到,不翻開書就能瞭解一本書的模糊框架。雖然還無法瞭解細節,但這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
下午的時間很快過去,高思離開圖書館,騎上自己的天價腳踏車,向著莊祖琴提供的地址出發。
莊祖琴的家並不遠,騎車也就是半個小時的距離。
到達導航地點,高思發現那只是一個小區門口。莊祖琴並沒有給他具體的門牌號。
高思跨坐在腳踏車上,正猶豫是發微信還是打電話的時候,突然有人從身後猛地拍了他一下。後背被拍得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