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見承遼不想說便不再追問,王柳風接著道,“我也是十五歲,從梁州過來的。”
“梁州可是戰亂之地啊。”陳玉平感嘆道。
“是的,我從小就習慣了打打殺殺,現在一到上清宗便覺得這裡就是我最好的去處了。”王柳風道。
承遼已然發現了王柳風的性格,不喜歡爭鬥,人很善良。
在四人的閒聊中,承遼心中很好奇他們的武功從何習來,不過最終承遼沒有開口問。
一來還不夠十分熟識,二來每個人遭遇不同,就像是他們這樣問,承遼也不會把王墨雲說出來是一樣的道理。
沒過多久,練武場的弟子們打鬥的累了,便都散了。
他們臨走之時,一一上前向承遼四人行禮,盡顯恭敬之意
四人沒有了熱鬧,很快也就回住所了。
一夜無話,在卯時之前承遼便早早起床洗漱,開始了每天的做早晚課。
直到半月有餘,松花子終於將上清入門經法傳給眾人修煉。
雖然四人都已是藍氣修為,但是修習的武功不同,導致松蒼子所說的經法,四人理解的也不一樣。
松蒼子也不生氣,耐心的替眾人改正。
其中,由於承遼修煉的是王墨雲的上徑經法,實際上就是上清宗的修煉法門,所以在改變的階段,承遼沒有令松蒼子多費心。
在瞭解上清經法的同時,承遼開始理解上清宗修煉的根本,想要達到能讀的懂至高崇法的地步。
因此,承遼幾乎一閒下來就去藏書閣讀書,不僅僅讀經書,還有道家所有書籍,承遼每天都要閱讀,有時甚至一看就是一夜。
連藏書閣的看門人都已經和承遼熟識,看門的是一個老道人,已經四十歲了,還只是白氣修為。
他見承遼年紀輕輕就已是藍氣,心中羨慕不已。
承遼偶爾會和他閒聊幾句,偶爾也很給老道人指點他不懂的地方,很快連老道人也每天忙著修煉起來。
由於在藏書閣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還帶動了看守之人一同修煉,承遼這化生子的大名半個月之間就傳遍了縹緲山。
所有人都知道掌教有一個小徒弟,是個修煉狂。
也是多虧了老道人,承遼才發現自己的修煉在所有人中是奇速。
明明白氣到藍氣自己只用了半個月不到,但有的人硬是修煉了半輩子還沒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