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陸逸明非常不喜歡SONY這個品牌,但是現在形勢比人強,國產各方面都比較落後一點,需要時間來追趕,只能將就了。
陸逸明很堅定地相信,等到國內的工業水平上來,作為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全工業門類的國家,夏國不會讓他失望。
更何況他現在正在引領著夏國科技進步的方向——這是毫不誇張可以這麼說的,畢竟陸逸明所經歷過的那些,都是經過市場證明可行的。
“SONY罪大惡極……”
陸逸明嘀咕著電視劇裡面的臺詞。
就在這個時候,虞佳憶走了進來,對陸逸明說道:“老闆,剛剛我接到電話,中缽社長想要和你見一面。”
陸逸明看著窗外燈火輝煌的夜景,微微一笑,說道:“他來了啊?那行吧,見一見。”
對於中缽良治這個人的生平,陸逸明還是頗有些感慨的。
曾經的八十年代末,島國是何等輝煌。
三菱公司14億美元買下的洛克菲勒中心,松下60億美元買下的美國環球影業,SONY公司以34億美元買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好萊塢六大製片廠之一,其中就包括了漫威二十年後都沒能收回的蜘蛛俠版權。
但此後的十年,SONY的市值由盛轉衰,一瀉千里。
2001年左右,明元科技的的天音系列mp3迅速碾壓了SONY只支援自有封閉格式的ATRAC3。
2002年,天音的銷量就超過隨身聽,從SONY手中拿下隨身聽領域的霸權,而這只是SONY消費電子領域潰退的第一張骨牌。
就像網際網路帶來的數字音樂革命席捲了舊時代,淘汰了隨身聽一樣,夏普、松下、三星、LG的液晶電視也開始動搖SONY老舊的映象管技術。
囿於過往輝煌的SONY在面對時代浪潮時的遲緩,讓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開始分崩離析。
2003年3月,SONY公佈其2002年四季度財報,由於銷售利潤遠低於預計估值,投資者開始恐慌性拋售SONY股票,甚至引發日經指數雪崩。
2005年,微軟、任天堂相繼推出了新一代主機Xbox360、Wii,但SONY卻依舊停留在PS2的巨大成功之中,遲遲不見動作。於是新世代的Xbox360迅速搶佔了大量的遊戲市場份額,等到PS3正式推出時,Xbox360的銷量已經達到1000萬臺。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SONY變得更加步履蹣跚。
聯想惠普戴爾三分筆記本市場天下,VAIO頻臨淘汰。
智慧手機愈發高畫質的攝像頭開始擠壓相機市場。
數字時代開始讓SONY引以為傲的Vcd變得雞肋……
SONY拼命追趕的智慧手機,也只能在手機銷量榜單的“Others”中默默無聞。
在2012年時,SONY的市值僅剩822億美元,是三星的10%、蘋果的3%。
虞佳憶問道:“是讓他過來還是?”
陸逸明摸了摸肚子,笑著說道:“你看看這美麗的夜景,說實在話現在國內夜景能夠比得上這裡的不多,剛好現在我也餓了,要不就叫上所有的人,找個燒烤攤——不對,他們這裡是叫居酒屋是吧?找個居酒屋大家一邊吃吃喝喝一邊聊天,豈不是美滋滋?”
虞佳憶想著中缽良治不過來找陸逸明,應該是跟購買SONY專利有關係,便提醒說:“老闆,這種性質的會面還是應該找一個私密的地方比較好,畢竟涉及到了商業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