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樹木比別的地方都要高大粗壯,按道理來說,這麼冷的環境下是不可能有藤蔓的,可是這些外表青綠,小孩手臂粗的藤蔓是怎麼回事?
鄭經不是植物專家,對這些不是很瞭解。
拍幾張照片,等回去問問,看看是不是變異的。
更多植物在不同的環境中都會發生一些變化,有些變化會很輕微,而有的則變化很大,有些植物甚至連外表都改變了。
鄭經懷疑,這些藤蔓也是變異的,是為了適應這裡寒冷的環境。
這裡的樹木很多,最多的是松樹。
應該是沒有人來的原因,這裡的積雪上還能看到從樹上掉落的松塔。
撿起一顆松塔,剝開皮,露出了隱藏在裡面的松子。
品質這麼好?
看著飽滿的松子,鄭經感覺這些松子的質量很高。
他沒有吃過鬆子,但是他在網上看到過圖片,圖片上的松子癟癟的,形狀也不好看,和他手裡的差太多了。
為了適應環境,居然連松塔都改變了生長規律。
這踏馬也太扯了。
隨著他持續深入,鄭經在雪地上看到了一排凌亂的動物腳印。
從腳印來看,應該是馴鹿留下的。
看周圍凌亂的腳印,這應該是一個很大的馴鹿群,腳印是往深處走的,說不定他能看到它們。
開啟地圖看了一下,發現還是沒有寶藏的痕跡。
繼續往深處走,鄭經感覺到他在往上走。
這裡的海拔應該很高了。
“幼幼~”
聽到前方傳來的叫聲,鄭經知道那群馴鹿就在前面。
慢慢往前走去,很快,就看到前方的山坳處出現了一群馴鹿。
馴鹿待的地方是一個沒有積雪的山洞。
在山洞上方,有一塊不規則的石頭。
石頭很長,大概有三米左右。
說是山洞,其實更像一個豎立起來的碗。
往裡凹陷,上面有一塊石頭,正好把雪給擋在了外面。
一共有三十三隻馴鹿。
鄭經數了一下,三十多隻馴鹿擠在一起,在最外面是一頭更加高大的馴鹿,它應該就是這群馴鹿的頭領。
因為風向的原因,前方那群馴鹿沒有感覺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