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探秘全球從緬甸寶藏開始> 第一百七十四章 象牙排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四章 象牙排笛 (4 / 5)

鄭經看到旁邊的人看他的目光,鄭經一臉淡定的說道。

看到鄭經好像對這個儲物箱不感興趣,攤主急忙說道:「這可是好東西,紅木製作的,上面還有人體藝術家畫的畫像。」

「我也不多要,五百美元你拿走。」

鄭經沒有說話,而是從攤位上拿起一個乳白色,稍微有些發黃的東西。

「這件東西怎麼賣?」

看到鄭經好像真的對儲物箱不高興,攤主也把儲物箱放在了背後。

看到鄭經手裡的東西,那是他在一個落後的印第安人部落中發現的,當時好像是花了他十美元。….

剛才鄭經在旁邊的攤位上買東西的時候他也看在眼裡,他想了想,說道:「兩百美元。」

「成交。」

聽到價格,鄭經連價格都沒有還,直接掏錢買下來。

看到鄭經這麼利索,大老黑懵了,連一旁客人問他價格的話都沒有聽到。

好傢伙,他說出這個價格的時候還想著鄭經要討價還價呢,他都在等著他討價還價呢,誰知道他居然一點價格都沒有還,直接就同意了。

這讓他有些不適應。

沒有去管有些懵逼的大老黑,鄭經拿著東西就離開了。

離開大老黑的攤位有些距離後,鄭經心裡高興壞了。

這是一個八孔的排笛,也叫排簫,渾身乳白,稍微有一點發黃,乳白色的排笛摸起來很舒服。

這種感覺鄭經很熟悉,他每天都會從空間中拿出來欣賞一遍。

沒錯

,這個排笛就是用象牙做的。

排笛,流行於歐美和南美,具體的來歷有些不清楚。

但是從資料上來看,很多國家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這種樂器。

在希臘,排笛是筆直的,沒有那種圓弧的形狀。

希臘的排笛叫做西林克斯笛Syrinx,大約早在西元前2500年便已存在,文獻學者也在愛琴海的諸島嶼中發現證據了排笛的影子。

除了希臘,華夏也有排笛。

排笛,最早傳說早在五千年前黃帝時代便已出現,據說黃帝曾派大臣伶倫去採集竹材制排簫,結果竹材長短參差不齊,因此樂器取名為「參差」,指的就是排簫。也是成語「參差不齊」的由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