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陸某人心思一動,再次調整了打法。
——仗著反應能力與絕對力量的優勢,老陸不再追求凌空爆殺,以最簡單的方式完成處決。
相反,每當沙蛄蟲發動攻擊,他就採用側面撞擊的方式,將這些大蟲攔截擊落。
直到他們落在更靠近甲板的高度,再一一個,讓它們依次爆漿。
這波操作比起之前當場開膛的手法多了幾分含蓄,且有張巧巧這個打法類似的隊友從旁掩護,老陸的存在感頓時降低了不少。
但隨著三人不斷翻越廢墟、開闢道路,向孤舟號靠近,新的問題又擺在所有身處小船殘骸之上的倖存者面前。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船聯結的不穩定狀態總會迎來終末。
頭戴防風鏡的隊長心裡明白,倘若不能快速轉移到孤舟號上,先前為了求生所做的一切努力終將付諸東流。
在這種情況下,緊急避險成為了所有人最關注的話題。
…場面上看,眼下連線兩船的通道無非只有兩條。
其一,就是把陸弗言他們送到這邊的瞭望臺!
順著那根斷裂的圓柱,黑衣人們理論上有機會成功脫身。
然而問題在於,這根原本支撐瞭望臺的圓柱表面光滑,難以快速通行,其外部掛載的鐵製爬梯又不巧被壓在了背面,無法利用…
倘若黑衣人們選擇從此路轉移,一旦過程中遭遇沙蛄蟲襲擊,又或者受到孤舟號水手的攔截,後果很有可能全軍覆沒。
至於第二條路,則是之前攔腰斬斷瞭望臺的罪魁禍首——那根原本用來拖曳船隻的金屬拖鉤!
與前者相比,拖鉤的主體結構原本就是由一串鋼架鐵管拼成的活動關節,如今橫在兩船之間,簡直就是天然的橋樑!
選擇這條通路,不僅人員轉移的效率將大大提高,甚至還能利用相對高度的差距,藉助左上方的圓柱體殘骸隔斷一部分孤舟號水手的射擊線路,進一步提高轉移的成功率!
…只可惜世界上的事從來就沒有完美。
儘管拖鉤這條路徑各方面條件都符合黑衣人的尋求,但在之前撞斷瞭望臺的過程中,其框架結構也同樣遭受重創。
如今鋼架中段已經發生彎曲形變,若不是繃直的纜繩分擔了一部分承重壓力,僅靠拖鉤本體的強度恐怕很難支撐大部隊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