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學生還是想在老師左右侍奉,向老師學習更多。”嬴政說。
吳駒果斷擺了擺手:“大軍轉進東方有許多險阻,我和蒙老將軍說好了,這一趟大機率要作為將軍統軍作戰,你作為大秦公子就不要涉險了,再說了,你想從我這學到什麼呢,日後學習的時候還多了是,不必急於一時。”
嬴政此時已經想好了要隨子楚返回咸陽,不過還是說道:“老師不是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嗎?學生覺得別的可以學,這統兵之道卻不是言傳身教就可以領會的。”
吳駒將一口熱茶吞入腹中,撥出一口熱氣:“公子若是真覺得我會統兵,那可就是想岔了!”
嬴政一愣。
“你覺得我會打仗,是因為我還沒輸過,不過你仔細想想我是靠什麼嬴的呢?”
面對老師提的這個問題,嬴政陷入思索。
如果算上所有吳駒統率的大戰,應該算三場。
第一場是函谷關,韓國、魏國、東周國的聯軍撲進函谷關,結果遇上大疫,吳駒從中解圍,方才有了函谷之大勝。
第二場是吳駒和嬴政被圍困在靈石,吳駒突發奇想,盯上了靈石內儲存的大量白酒做出了低配版燃燒瓶。
第三場是前些日子在中都和祁縣一帶狩獵那支騎兵,嬴政後來也聽吳駒講過來龍去脈,這是一場規模很小的野外遭遇戰,靠的是工於心計、地形等多方面元素,但取勝的最大原因還是陌刀軍和魁首近衛的強度。
嬴政好像有些明白了。
吳駒打仗,大多數仰仗著自己的發明,攻其不備,取得優勢。
他和用機關術退敵的墨子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吳駒比墨子還要更經天緯地、更超前,在吳駒的手上,你可以看到馬蹄鐵、馬鐙、床弩、燃燒瓶、長柄關刀、陌刀等等看起來絲毫沒有聯絡,並且匪夷所思的發明。
見嬴政漸漸露出恍然之色,吳駒說道:“我這樣的人,可以稱之為將軍,卻不可以稱之為兵家,或者說軍事家,你如果想學練兵、統兵、用兵,應該去讀孫子、孫臏、吳起的兵法,去讀《六韜》,再或者向蒙驁、王齕、廉頗、李牧這樣的人學習。
而能讓我百戰百勝的秘訣,說破了,其實是科學,是數理化,你看到那邊正在製作的東西了嗎?”
嬴政看向遠處。
“那是煙花,你應該還沒見過,沒事,新年的時候我會再放的,到時你能看個痛快,所以安心回去吧,數理化這些東西我來日會慢慢教給你,不必隨軍操勞。”
嬴政點了點頭:“學生明白了。”
想明白這件事,他心中也舒暢不少,並且對吳駒口中的數理化更添了幾分嚮往。
吳駒思索了一下,本想提點嬴政幾句關於奪嫡之爭的事情,但想了想也沒什麼好說的——
邯鄲這樣的地獄級副本嬴政都過了,咸陽對他來說純純新手村,因為那裡有呂不韋支援他,唯一的競爭對手成蛟目前沒有奪嫡之心,以子楚的心計,韓國外戚勢力不敢使太過陰險的伎倆,嬴政和成蛟自然會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好了,你先去吧,如果戰爭打得快,興許你還沒回到咸陽我們就能會師了。”吳駒將熱茶一飲而盡。
“是,學生告退。”嬴政微微作揖,隨後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