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我有不得不打野戰的理由。”
晉陽中,廉頗對麾下眾將如是說道。
“不打野戰,就只能守晉陽,守城能不能嬴,在乎敵軍有多能攻,我軍有多能守,你們有誰有剋制床弩之法嗎?”廉頗轉身看了看左右。
帳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說話。
廉頗走下來,在眾將之間踱步:“那也許你們有人在想,我軍軍民一心,晉陽城高池深,儲備的糧草可以吃三年,守城勝算不小?”
還是沒人說話。
“那你們打算再守三年?”廉頗質問。
這便是不能守城的癥結之所在了。
第一個難題,國力!
如果再守三年晉陽,無疑會拖垮趙國國力。
況且當年廉頗守長平,就已經讓趙王對他不滿了,於是有了趙括紙上談兵,雖然後面趙王丹悔不當初,請廉頗出山禦敵,但這趙王丹絕對是不希望看到廉頗只守不攻的作風。
第二個難題,就是邯鄲保衛戰的遺留問題。
當年守邯鄲三年,如今的趙國青壯在當年無疑不是十多歲的孩子,十年過去,趙國上下仍然心有餘悸。
說句難聽的,那三年間,廉頗自己都要守吐了,何況軍隊?
至於第三個問題……
……
“就是不會竊符救趙,更不會再有三軍共御秦軍了!”
“十年前,是平原君帶領趙軍,魏無忌帶領魏軍,春申君帶領楚軍,三方合力才擊退秦軍,而如今……”
吳駒緩緩分析道:“信陵君魏無忌,在他十年前竊取魏國兵符調動軍隊後,他手裡的兵符已經作廢,這些年他客居趙國,回不了,也不敢回魏國,趙國的朝堂也不是他的容身之所,他只是管理趙王丹賜給他的封地,不問天下大事。”
“春申君黃歇,現在的楚國真的會跟秦國撕破臉皮?退一步講就算他帶兵北上,恐怕時間不等人。”
“因為這三點,廉頗主動出擊,已成定局!”
蒙驁點頭讚許:“正是如此!”
吳駒頷首:“舉兵東進,我看沒有問題,至於東進後如何打,就全在蒙老將軍之身了。”
“哈哈,沒問題,得益於你這沙盤,我已經物色了幾處有利地形,胸有成竹。”蒙驁大笑著說道:
“既然如此,一切就都在井陘見分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