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魚樂大唐> 第59章 胸懷與態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章 胸懷與態度 (1 / 3)

饒恕魏徵、王珪、薛萬徹等人!

李世民既往不咎,寬容大量,難道真是因為陳魚的一句話?

未必!

皇帝的心胸要寬廣沒錯,但是否真能做到,能做到何種程度很難說。

歷史上除了宋仁宗、明孝宗等少數脾氣溫和仁慈的皇帝外,其他帝王所謂的心胸說白了,其實都是利益衡量。

自從殺死李建成,拿到立太子詔書的那一刻起,李世民的身份就變了。

從秦王變成了大唐太子,甚至是“皇帝”。

以前魏徵、王珪、薛萬徹等人是他的敵人,恨的咬牙切齒,非得不死不休。

但此刻開始,全都變成了他的臣子。

在一個皇帝眼裡,最重要的永遠是江山社稷,而非私人恩怨。

殺了他們,除了能一時痛快外,並無他益。

相反若是放了他們,則顯得自己大度仁慈,心胸寬廣。

那些被饒恕的人是不是該對自己感恩戴德,從此忠心耿耿呢?

再者,魏徵、王珪、韋挺等人大都出自名門世家,背後本身就有很強的家族勢力。

殺一人,便得罪一家,甚至是與之同氣連枝的許多家。

不划算!

更重要的還是為了安撫人心,穩定秩序。

過去這幾年,投靠在李建成門下,或者與東宮關係親密之人太多。

這些東宮舊部現在肯定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戰戰兢兢,若不立即有效安撫,難保他們不會驚慌失措,然後為了自保,鋌而走險做出什麼出閣的事情來。

東宮舊部著實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駐守地方的武將,或者是財大氣粗,門生故吏滿天下的名門世家,格外讓人擔心。

李世民不得不考慮這些因素,有所應對。

當江山成為自己的以後的,便倍加愛惜,能不動手,儘量不用武力。

不希望出現任何閃失或動搖,更希望這些人為自己所用,幫助自己牧守地方,鞏固統治。

這種做法古來有之,曹操攻陷鄴城之後,發現許多許都官員寫給袁紹的投降信。

左右有人建議嚴查,曹操卻付之一炬,原因不言而喻。

李世民此舉,也算是依樣畫葫蘆,根本目的都是為了——人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