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魚樂大唐> 第68章 無疾而終的叛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8章 無疾而終的叛亂 (2 / 3)

詔書是李淵下達的,但事情卻是太子李建成的安排。

沒錯,李瑗與李建成過從甚密,興許能夠一直位高權重,與東宮的扶持大有關聯。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的心情和羅藝有些相似,都擔心李世民會突然對他們下手,故而惶惶不安。

和羅藝的想法相同,與其被嚇死,或者被剝奪兵權之後任人宰割,還不如早先下手為強。

尤其是有使者從長安來,宣召李瑗回去參加太子登基大典。

看似是給宗室的榮譽,但李淵卻深以為恐懼,覺得此番若是回去,多半有去無回,乃是李世民對自己動手的徵兆。

既然如此,還還等什麼?

李瑗當即囚禁了使者,調集兵力,有所圖謀。

可惜的是他沒有羅藝那麼好的運氣,身後沒有突厥這樣強大的盟友。

所依賴者不過燕州刺史王詵,以及親家王君廓,甚至把兵力全部交給他指揮。

但李瑗手下的兵曹參軍王利涉卻認為,王君廓反覆無常,不足以信任,要麼早日除掉,要麼讓王詵取而代之。

李瑗不僅沒什麼辦事,反而優柔寡斷,辦事猶豫不決,且走露了機密訊息。

王君廓得知此事後,立即警醒。

他可不願意將自己的性命交給旁人掌控,更沒有打算與李瑗一條道走到黑,關鍵時刻該怎麼選擇不言而喻。

王君廓沒有猶豫,立即率人殺死王詵,並對將士們宣稱王詵與李瑗謀反,勸他們跟隨自己討逆。

事實也確實如此,王君廓憑藉自己多年經驗,義無反顧地域親家決裂。

王君廓隨後率部下一千餘人進入城內,直至此時,李瑗仍舊懵然不知,全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等到後知後覺,這才連忙率數百親信趕出去,至於是逃命,還是前去勸說王君廓,只有他自己知曉。

偏偏不巧,在門外遇到親家公。

王君廓只是略微勸說了幾句,李瑗的手下便都丟下兵器而逃,廬江郡王立即成了孤家寡人。

李瑗大罵王君廓是小人,可惜有什麼用呢?

在生死存亡和利益面前,哪裡有什麼高尚卑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