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遍鬥部眾神名錄,李清閒先粗篩選了的一些神靈,而後又進行一遍精選。
李清閒覺得,普通神帥已經沒什麼意思,起碼要擢升一等,找一位神君試試,不行再封請神帥。
之後,李清閒開始翻閱河命宗的書籍,開始學習河命術。
山命術與河命術,都是勢局術的分支,只不過山命宗與河命宗將兩類命術探究到極致,雖然比不過天命宗,但足以長盛不衰。
周玄山也曾叮囑過,儘量將山命術與河命術學紮實,因為這兩種命術對大勢局至關重要。
天下之大,無非山河地海,人獸草木。
學了一陣河命術,李清閒又有所得,點頭微笑。
之前自己學習命術,就如同按著牛頭喝水,過程異常痛苦。
但隨著時間推移,所學所知越來越多,哪怕是學習全新的河命術,也明顯不那麼吃力。
“全解公誠不我欺。”
全解公曾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學問不是用腦子學的,學問是用學問學的,讀書也不是用腦子讀的,而是用以前的知識讀的。
這河命術之所以覺得簡單,不是自己比過去腦子強大這麼多,而是裡面太多東西自己以前學過,且學的紮實牢固,那河命術自然而然就學得快、學得輕鬆。
走出飛空閣,李清閒看了看窗外,時辰差不多了。
李清閒先取出祭壇,擺在屋子最中間,而後取出啟遠侯的王爵金印與代表巡捕司司正的腰牌,摸了摸,放在桌子上。
接著取出眾多法器、旗幡、香燭等等擺滿一屋子,又取出整整十六份聖旨,包括太寧帝的親筆手書,擺在不同的位置。
之前李清閒擺放這些命材,一板一眼按照八卦或九宮位置,但現在,高低起伏,有的放在桌子上,有的放在地上,甚至還有的在窗臺上、房樑上。
乍一看亂七八糟。
擺放完畢後,李清閒右手一揮,法力湧動,氣機填充。
剎那後,一道道光華流淌,連線十六份聖旨。
房屋之內,光影閃動,群山起伏,河川流淌,每一份聖旨,都鎮壓在一處天地法相之上。
李清閒已經掌握勢局的精髓,不再拘泥於傳統的命術,而是將勢局完美融合於施法之中。
每一次的祭壇施法,都相當於自起勢局,自開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