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讀書人抬頭望向天空的千山百河,紛紛惋惜。
“可惜了,西北乃是魔門、地府與邪派之地,讀書人少之又少。若在江南,不知多少大儒會相互通傳,必將聚化山河,守護啟遠城。”
“北地多豪傑,少士子。現在北地各城,除了守河軍下轄的一些城市,從未出現過詩文山河。”
“據說當年岡鋒先生創辦啟明書院,就是希冀北地書生能創作出一首名動天下的詩詞。”
“而今,名動天下的詩詞有了,可卻因為讀書人太少,難以聚化。”
“你們看,只張摩崖先生一人,果然不足,山河影子變淡了。”
“可惜,一旦聚化詩文山河,我等只要在啟遠城中,改此詩成戰詩,便可憑空增加一品,自此以後,啟遠城無憂。”
“許多大儒離此地太遠,未必來得及。”
眾人正遺憾,就見北方偏東方向,一支青色白毛大筆飛來,長達百丈,點在千山百河上空。
“此詩,乃詠雪之冠。”
大儒聲音通傳千里,啟明書院讀書人神色振奮。
“應該是守河軍的赤瞳大儒周長河。”
接著,守河軍方向,傳來多聲大儒稱讚。不多時,南方各地,亦有大儒出面,稱讚此詩。
不到一刻鐘,足足十四位大儒出手。
但是,那千山百河依舊半透明,沒有凝實。
等了好一會兒,遲遲沒有新的大儒出現,眾人越發焦急。
“這首詩,果然非同尋常,千山萬徑、寒江飛雪,力量之大,難以想象,沒有半百之數的大儒,難以聚化成形。”
“這首詩雖然未必能聚化成形,但只要我們當地讀書人不斷修習,不斷使用,或許多年之後,可有所得。”
“是啊,偶爾會有古詩因為傳唱良久,貫穿時光長河,引來眾聖注視,一躍聚化。”
“此詩百年之後,必能聚化。”
“百年之後,啟遠城可在?”
詩會之上,眾多讀書人沉默。
天上的千山百河漸漸變淡,風雪徐徐向外散逸。
就在此時,神都方向,一隻大手橫跨萬里,足足千丈之大,伸出食指,輕輕點在千山百河之上。
趙移山的聲音傳遍天下。
“千山風雪,獨釣寒江,此詠雪之作,當冠絕天下!”
天夜搖晃,大地震顫,那手所點之處,金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