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有以戰止戰、四大流派等等。
說起來諸子百家每一個學說,大小學派都有自己的思想。
兵家、儒家、法家。任何一個讓陳勝來寫,他都能寫出很多的文章。
但是這雜家怎麼說?
合名法、並儒墨,融百家之精華於一身。
這就不好寫了,因為雜,反倒是沒有特色,這是戰國時代雜家沒有成為天下顯學的重要原因。
因為它沒有自己的思想特色,反倒是讓它沒有了自己的主張。
它是要包容諸子百家的學說,必學要將百家的思想融入進去,一旦有些偏頗,就會被人曲解。
只是任何一個思想必然有自己的特色,這種大雜燴式的包容,縱使是呂不韋那等驚才絕豔的人物,也遲遲不能踏出最後一步。
對於自己的大雜家思想陳勝也有過考慮,但是他也沒有明確的思想主張。
他自己學過儒家和法家的諸多的經典。
《詩》、《書》等等這些都是禮仁書院的主要教材。
《法經》、《商君書》、《申子》這些都是法家的傳世經典。
而後來又有他父親收集的諸多兵家經典,那可是包含了這前後數百年兵家諸多聖賢的。
而後又有黃石公的《三略》以及《素書》這這兩樣典籍。
至於《厚黑學》和《自我催眠》陳勝對他們也無法準確的定義是什樣的典籍。
而這之中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昨天的春秋繁露。
通篇的春秋繁露,從看到抄錄,他本人得到了極大的好處。
甚至此時他的心神都被春秋繁露所影響,甚至對申的氣度還產生的好感,這應該就是春秋繁露的影響。
彷彿中他甚至看到一箇中年儒生在他的耳邊說。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天人感應。」
陳勝隱約在他身上看到了昔日孔子的風采。
「文王之文傳孔子,孔子之文傳仲舒。」雖然沒有真實見到此人,但是陳勝也隱隱被此人的風采折服。
而昨夜與那雙眼睛的對視,陳勝也感覺到儒家理想國之中那個經綸天下的大聖。
一時間,陳勝竟然沒有辦法寫出自己的思想。
眼神有些迷離。
他想起了傳說中呂不韋的《呂氏春秋》,聽說此書就是以道家思想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