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就位……”導演的大喇叭發出一陣嗡嗡的聲音,“開始!”
演員上場,一陣喧鬧的歌舞過後,第二個節目就是柳綃綃她們的了。
這是一個集文博展示、歌舞表演和古代服飾文化展示於一體的節目,形式非常新穎,在全國還是首次播出。
柳綃綃按照導演的要求,早就綁好了威亞等在一邊,等到演員一唱到指定歌詞,她立刻縱身飛出。
“停!”
威亞緩緩把她放了下來。
導演走到她面前:“柳葉兒啊,你這嫦娥狀態不對啊!”
柳綃綃有點愣。
“你要表現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首先,你瞭解這個神話故事的情節嗎?”
“瞭解。”柳綃綃立刻堅定地答道。
“不,我看你還不夠了解。”導演把喇叭拎在手裡,用另一隻手比給她看,“嫦娥在奔月的過程中,她看見了什麼,她聽見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剛剛騰空時嫦娥是什麼樣的心態?到半空中她怎麼樣,最後到了月宮中她又是什麼心情?這些你都體會過嗎?”
柳綃綃聽著導演的話,慢慢低下了頭。
她在這方面確實準備不足。
長久以來,人們對嫦娥的印象無非是孤寂、清冷、仙氣飄飄的月宮仙子,柳綃綃覺得只要自己的扮相足夠古典、足夠美,這就正確了一半,剩餘的一半,能體現出孤、寒的特點,也就可以了。
但她忽略了嫦娥在飛昇月宮這一過程中心態的變化過程。
“導演,我明白了。這方面我確實準備不足,今晚回去,我會好好研究一下的。”
演員對一個角色理解不到位是常有的事,導演也見慣了,柳綃綃態度又好,導演也就沒多說什麼:“明天看你表現啊!”
這句話既可看作鼓勵,也可看作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