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多一點,加起來340首歌。
平均3天一首歌。
這個速度,即使不是音樂圈的人,也能理解它的誇張之處。
“臥槽,我800字作文都恨不得寫一天,3天寫一首歌,這……”
“哈哈哈哈,就說遲尺不可能和天涯是一個人!沒聽過他們歌的才會這麼想!”
“剛才有真相信的人嗎?快把臉伸出來讓我打一下,哈哈哈……”
彈幕紛紛飄過,秦雲初卻不太服氣。
“3天寫一首歌,對遲尺來說也沒那麼難吧?之前心海的《遇見》,不也是遲尺一個下午就想到了十幾首嗎?”她說。
英子笑了,像在笑自己不懂事的弟弟。
“小秦總,他一下午想到的肯定不是十幾首完整的歌,只是一些動機而已,”英子說,“知道什麼叫動機嗎?”
秦雲初搖了搖頭。
英子說:“在構思一首歌的時候,最初肯定是想到某個節奏型,就好像寫想到了一個主題一樣,往往就是很簡單的一段旋律。”
她換了一邊腿,又說:“從這段旋律,再慢慢拓展、拓展,最後形成一首完整的歌。你知道從最初這個動機到形成完整的歌這個過程,有多麼複雜嗎?就好像十月懷胎!”
在場的音樂人紛紛點頭。
如果說創作一首歌是十月懷胎,一個動機就只相當於一顆受精卵。
能不能成功成長起來還說不定呢。
秦雲初搖頭。
儘管英子都這麼講了,她還是搖頭。
“就算是十月懷胎,可遲尺確實是在一個月之內,就寫好了12首曲子,如果讓他專門寫歌,做到3天一首,也是有可能性的。”
英子有點誇張地說:“你有點槓啊妹妹,他不休息的嗎?”
“他可以一天寫好幾首,然後休息一段時間啊。”秦雲初說。
英子笑得很無奈:“我不跟你講了,你不懂音樂。”
秦雲初小聲說:“你不懂遲尺。”
“好了好了。”徐湘瀟出來打圓場,“沒必要爭這個了,不是已經確定,他們不是同一個人了嗎?所以沒有必要討論能不能做到了。”
秦雲初坐下喝了一大口水,還是感覺心跳得很快。
英子說的話,站在她自己的角度也完全正確,她就是不喜歡英子那種目中無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