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我說的,這是西方音樂界流傳的。”琅琅說道,“當時這句話很流行的。西方音樂人都把這句話當做一個樂子說。”
高曉柏說道:“琅琅老師,應該不是單單指華國無音樂吧?肯定還有很多其他國家版本的吧?比如美國無歷史、英國無美食之類的……”
“不是不是,這句話就是單單提出來的,專門針對華國人。”朗朗說,“當時我在歐美國家演出,甚至都有保守主義分子當街拉橫幅,嘲諷我和華國音樂。”
“這不對啊,”秦雲裳詫異的說,“琅琅老師,誰都知道,您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鋼琴家,當著您的面嘲諷華國無音樂,不就等於打自己的臉嗎?”
“不是這樣的。”電話裡面,琅琅嚴肅地說,“我雖然是知名的鋼琴家,但是我不是知名的作曲家,我彈奏的,都是外國人的音樂。
“我在每一場音樂會上,彈奏的每一首古典音樂,都是古典音樂家在幾百年來創作的,只有在結尾的彩蛋曲,才會彈一首華國傳統音樂。
“我看到那些人那麼說,我心裡也很難受,可是我反擊的唯一方式,就是把那些西方先賢們創作的音樂,演繹得更加動聽,更加具有神髓。”
直播間彈幕紛紛飄過:
“西方人太可惡了,噁心。”
“誰讓鋼琴是人家發明的?”
“琅琅說的是真事,我幾年前在美國的音樂學院求學,我們的教授當堂這麼說的,華國無音樂,然後滿堂學生都鬨笑,只有我一個華國人坐在那裡,臉上無光。”
崔大佑、汪鋒、高曉柏都有點默然。
華國音樂被這麼貶低,他們做音樂人的,是最憤怒的。因為那就好像在戳他們的嵴梁骨。
可是,他們也確實無法反駁。
他們的音樂在國內再火,也沒有在國際上闖出過什麼名堂,沒有什麼太大水花。
只有用實力才能去打別人的臉,而他們卻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琅琅接著說道:
“之所以會這樣,起因是,當時維也納音樂中心,正在編纂一套世界經典古典樂曲合集唱片,他們收集了各國幾乎所有國家的代表性樂曲。
“除了那些特別動亂的國家,甚至連非洲國家,都蒐集了大量代表性民族音樂。
“特別是日本,日本在東亞篇裡,名曲數量佔了半壁江山,日本也因此被業界讚譽為作曲家的搖籃,東亞音樂之冠。
“而我們華國,在合集中,名曲數量,居然只有區區一首。”
“怎麼會只有一首?”江心海驚訝道,“這不是故意針對我們吧?”
“就是隻有一首。”琅琅苦笑,“他們的收錄條件比較嚴苛,會統計歌曲的傳播度和質量,總之,根據他們的方式統計下來,華國音樂真就只有一首。
“華國如此大國,只有區區一首,而鄰國日本是小國,都有好幾首,這樣鮮明的對比下,才讓‘華國無音樂’這句話流傳甚廣。”
說完這話,直播間馬上群情激憤。
說“華國無音樂”也就罷了,國人自家欣賞自家音樂,無需外國人來指點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