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宣告,這個季度的財報肯定不好看,你不許因此責怪我。”
“那肯定不會好看的。”陳涯說,“說說,有什麼問題?”
海涯公司轉型的方向,是顛覆了之前陸家竭澤而漁的商業模式,轉向深度培育藝人,這種模式前期肯定是投入大、回報小。
財報不好看實屬正常。
琉璃子說:
“現在的轉向太激進了。如果不採取現在這麼激進的轉向手段,我有很多方法獲得高回報,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傷筋動骨。現在的問題就是,有些其他公司挖角,一些藝人團隊流失嚴重。”
陸家的衰落可謂是一鯨落而萬物生,很多小公司都如同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
就比如溫立敏的文化公司就是一個例證。
他的公司慘淡經營了兩年,本來最好的出路就是投靠愛華公司,結果現在陸家倒了,愛華轉向,手指裡漏出的那些飯,把他給喂得腦滿腸肥。
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膨脹到想要追求琉璃子。要放在半年以前,他在海涯公司面前,只會高山仰止,自慚形穢。
除了這些吃飽喝足的小公司,其他一些資本也都蠢蠢欲動,盯準了重新洗牌的機會,進場攪局。
就是因為這些因素影響,海涯的轉型才會遭遇到重重阻力。
這些公司雖然不是愛華,但他們都是學習愛華的經營模式,也是竭澤而漁式的,給藝人開出天價工資,並且最大力度地榨乾所有藝人的潛力。
儘管聽上去很可怕,但誰不想賺大錢、賺快錢?人的青春就這麼幾年,埋頭耗在海涯,還不如跳槽去那些開價豐厚的公司,好好過把癮。
琉璃子問道:“真的還要繼續這麼激進改革下去嗎?趁著現在愛華系還佔有絕對優勢,我們可以儘早把口子堵上,把那些資本……關門打狗。”
陳涯搖頭。
“轉向不得不激進,這是近期的形勢決定的,”陳涯說道,“近期肯定會有相關政策變動,那些學習愛華模式的公司都會遭遇重大滑鐵盧。如果我們不抓緊佈局把生態改善一下,我們會遭遇更嚴重的虧損。”
聽陳涯這麼說,琉璃子就稍微安心一點了。
既然陳涯都已經這樣說了,那就一定會這樣,安心這麼走下去就行了。
“我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才來到京城,”陳涯說道,“政策變動比我想象中要慢,應該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趁著這個機會,我正好可以調查一番。”
琉璃子點頭。接著她又問道:
“那我什麼時候才可以結束這個工作啊?”
“快了,”陳涯說,“我和顧雨晴定的是海涯的歸北辰,愛華歸雲城,北辰那邊也在積極準備,等到那邊的班底準備起來,你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你老這麼說……”琉璃子埋下頭。
顧雨晴雖然和陳涯關係好,但在商業上,兩人一直保持著當初商業競爭死對頭兼好夥伴的優良傳統。
親夫妻也要明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