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她也不會照顧路愛愛一干就是十年。
和路愛愛在一起生活的這段經歷,改變了她的人生。
她本來只是一個沒有夢想沒有目標追求的混吃等死大學生,一進學校就想著從這個不好找工作的象牙塔專業趕緊轉走。
她這個專業對於她來說,除了留校任教幾乎沒有任何其他出路,要不就只能找個好男人嫁了,每天研究生活中的科學。
但每天親歷了和路愛愛一起的生活後,她的想法慢慢改變了。
她發現,科研也並不是那麼的難以接近。
某種程度上說,路愛愛激發了她身上的科研熱情。於是,她一頭扎向學術路線,一直走到現在。
隨後就是正常的考研、讀博、任教,然後找了個同為大學講師的男人嫁了。她的經歷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值得羨慕,甚至也是曾經的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但她在結婚前夕,還是哭了好久。
一方面固然是不捨得路愛愛;另一方面,對於她來說,結婚某種意義上意味著自己在學術路線上的終結。
結婚後,她將會把重心更多放到生活上,關心房子、車子,關心自己的子宮健康,關心下一代的學在哪裡上。
她將會告別最前沿的研究。
學術道路,她已經走不下去了。她不像路愛愛,沒有她的那種天賦,可以除了研究什麼都其他的事情都不做。
她30歲了,在她前30年的人生中,幾乎沒有娛樂可言,愉悅自己的事情沒做過三兩件。她只是艱難的活著,而不是生活。
而路愛愛不一樣。
她才20歲。她還有大把的青春,可以用來揮霍。
看著路愛愛稚嫩的臉龐,閻一婷有些唏噓。
“有什麼心事,要不,跟我說說?”閻一婷低頭問道。
路愛愛的表情看上去憂心忡忡,她捂住胸口,道:
“從剛才開始,我就一直在嘆氣。”
“嗯,所以是為什麼呢?”
“我計算過了,大概從兩個小時前開始計算的,”路愛愛說,“一共嘆息了39次,平均每3.0769分鐘嘆息一次,平均每分鐘嘆息0.325次。”
“……”好在閻一婷已經習慣路愛愛的說話方式了。
這麼多年過來了,她已經非常有耐心。
“幾乎每次嘆息的時候,都是因為想起了一個人,或者是跟這個人相關的事情。想起他,就會忍不住嘆氣。”路愛愛說。
閻一婷好奇問道:“想到誰啊?”
她生活中就沒接觸過多少個人,閻一婷還真的很好奇,到底是誰惹她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