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李道、張友仁與楊戩三人聚在一起,商量部落未來之發展。
張友仁道:“齒等部落被攻陷的事情幾乎已經傳遍整個大部落,群情激憤。有好多部落的令長找我,說要舉部落參軍,前往邊境,拯救齒等部落。”
“很好!這就是我要的效果!我們大部落的凝聚力這不就形成了嗎?我們周圍的部落都是什麼反應?”
“羌與我們一直有爭議,西南幾個部落,他們也想奪回,因此,虎視眈眈。戎與氐向來水火不容,他們巴不得氐滅亡,我認為這一點可以利用。至於蜀,先前被我部威懾,搬到了遠遠的地方,近來,有點蠢蠢欲動。”
李道凝思:“戎與蜀不必搭理,先滅羌,再亡氐。”
“先滅羌?”楊戩疑問,“羌並未對我們動手,而氐已經打到我們臉上了,為何不先滅氐?”
李道一笑:“看吧!你都沒有想到,那羌就更不會想到了。打仗,就要出其不意。氐已經嚴陣以待,所有的人都以為我們要和他對上,打一場攻堅戰。然而,誰會想到我們將矛頭一轉攻向羌呢?”
楊戩明白地點了點頭,可還是有點疑惑:“那……我們的大軍調到了西南,萬一氐發起進攻,我們怎麼辦呢?來回奔波,恐怕不利。”
“這就要選擇合適的時機了!”
楊戩似有所悟:“你是說明天朝貢之時?”
“對!”
“現在,我們的軍隊有多少人?”
“五千。”
“好!”李道開始佈置,“第一,故佈疑陣。按照氐部落的所作所為,他們忽然出兵侵佔齒等部落,一定是想在巴王議和的時候,建議維持現狀,不至於吃虧。因此,明天我們這些首領都去朝貢的時候,氐第一要義肯定是穩住現在局面,斷然不會向我們進攻。”
張友仁贊同:“有道理!那這個故佈疑陣什麼意思?”
楊戩領會意思,笑道:“老大想打羌,肯定是想讓羌沒有防備。所以,這個疑兵是布給羌看的。”
李道點頭:“不錯!那依你之見該如何布這個疑兵?”
“氐不是把辦法送到我們眼前了嗎?他們大軍駐紮在我們的地盤上,我們派兵出去與他們對峙,那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嗎?”
“正確!那具體措施呢?”
“我的想法是以騰龍軍坐鎮,徵召三千民兵,裝作正規軍,與他們對峙。萬一出了岔子,有騰龍軍在,不至於造成很大的損失。然後,我率領五千精兵,直搗羌的老巢,將之滅掉。”
“也不錯。不過,有幾個問題。一,現在徵召民兵是否來得及?動靜是否過大?對方探子要是知道了怎麼辦?二,少了騰龍軍作戰,能否迅速有效地斬首羌將領?萬一放跑了主要人員,斬草不除根,留有隱患。三,羌會待在老巢嗎?”
楊戩一聽,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