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孔仲舒坐在主席臺上便是開始了激情洋溢的講學。
此次主題是:施政與修身。
“政者,正也;欲行正,根為儒。所謂儒者,為三綱,是五常。施政之要莫不遵循之,......”
在接下來的時間,孔仲舒從三綱五常,到處世之道,再到治政之要。
他高談闊論,廣播儒學之正統,陳述百家之利弊,最後得出結論:強國之根本,在乎獨尊之儒術。
如此倒也沒什麼,誰讓他是儒聖。
然,其他人也是聽的很認真,全然不覺得他的話有什麼不妥。
轉念一想,儒家乃為帝國貴胄服務的學術,他們又怎會反對?!
兩個時辰後,孔仲舒結束了激情洋溢的講學,總結講學就兩個字:臣服。
臣民臣服天子;兒子臣服老子:妻子臣服丈夫。
說白了,孔仲舒觀點中無不充斥著奴性思維,嫣然是上位者最喜歡的論調,也難怪周帝會如此推崇儒學。
“老夫的講學到此結束,大家有什麼異議皆可跟老夫探討。”
儒生的話,他們哪敢有異議?彩虹屁還來不及吹呢?又怎敢駁斥!
孔仲舒環視四周:“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麼咱們進行下一個環節。”
下個環節就是最緊張刺激的收徒,這次到底是太子還是秦王,眾人翹首以盼。
然而,就在這個這個時候,蕭無心赫然站了出來,道:“我有異議。”
一瞬間,所有人全都看了過來。
眾人興致被澆滅,有些不爽,可接下來他的話更徹底激怒了現場所有人。
“我覺得夫子的講學內容根本就是誤人子弟,一派胡言。”
譁!
全場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