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漢施展的“破劍式”稍有不同,且招與招之間缺了些絲滑與靈動。
劍招有了,卻沒有劍意。
蕭無心依樣畫葫蘆,可是招與招之間的聯動總感覺彆扭不順。比如說:蕭無心自然使出“劍遊浩瀚”,跟著使出“劍貫八方”,卻總覺得手腕轉動使不出力氣。
轉招之間,有種氣力被卸掉的無力感。
待一套劍術打了下來,大漢已是瞠目結舌,道:“小娃娃,你是不是練過‘靈劍九式’?你這哪裡是兩成,根本就是三成。”
“而且你竟無師自通,將劍招融會貫通,雖銜接大有問題,可根本就不是初學者。”
“啊?”蕭無心嘴巴張開成‘O’字型。
“當年我修習‘破劍式’足足用了半年時間,即便是記住的劍式兩成也用了一個多月。可你卻在我演示兩遍的情況,便記住了這麼多。”
大漢覺得三觀盡碎,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武學奇才,人比人真的能氣死人。
想來也是,靈劍派成也“靈劍九式”,敗也“靈劍九式”,要不是“靈劍九式”困難無比,沒有資質和天賦的人根本難以練成,否則又怎會失傳呢?
“花清舞那小丫頭練習了兩個月,記住的招式也不及你剛才之一二。她的天資太差,我很是不滿意。”大漢吐槽道。
蕭無心汗顏,不知道花清舞在這兒聽了會有什麼感想。
難得遇到武學奇才,大漢也不吝賜教,當即指出蕭無心的存在的問題,以及言傳身教,教授他“破劍式”的招數銜接。
果然在他的點撥之下,蕭無心的劍式更覺輕靈。
而大漢的世界觀也一次又一次的被沖刷,僅僅是因為自己點出要害,蕭無心就能舉一反三。
如他這樣的天才,真乃世所罕見。
“天才啊天才。”
大漢在心裡面說道,他終於能夠體會當年他的師傅為何總是心心念念盼望著有一位絕世天才的出現。
這種省心省力,事半功倍的教學,老師教的爽,學生也學得痛快,雙向奔赴。
不知不覺當中,時間已至下半夜,大漢頭一次感到長夜漫漫不再無聊和痛快,而蕭無心也在揮汗如雨中,汲取著“破劍式”的劍招精髓。
“記住!‘破劍式’最關鍵的就在於一個‘快’字,你出劍的速度越快,敵人還沒拔劍,而你的劍刃已到他的脖頸,試問他又如何破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