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說,“今年我們家,一前一後,要辦兩件大事,分別是你們哥倆的婚姻,超群這邊,我們按村裡的規矩辦,既不奢侈,也不寒酸;至於超華這邊,憑著老臉,已經給我那孃家介紹人說了咱家現狀,同時你哥也給李娟做了工作,彩禮介紹人說,李娟家說考慮了,但買衣服家長的意思不能少,但還沒有最終給付,按我的意思,衣服夠穿就行了,還不如買個腳踏車上下班方便,也適用。”
李娟母親礙於介紹人,是李娟父親舅家表弟面子,也忌憚人家的身份,雖然沒有吱聲,但面色還是顯出不悅。
但這一切都沒有躲過表弟的視線,表弟說,“作為孩子媒人,我給一套傢俱,過一段時間讓人送來,也不枉孩子叫我叔叔一聲。”
“咋能讓你破費呢?你為孩子已經夠操心了。”李娟母親馬上臉色和藹,一番客氣。
“就這麼辦了,你這邊是老親戚,那邊也是伯父家老姐,娃們辦事,大家高高興興比什麼都好。”表弟說完,藉口公司有事,就告辭了。
李娟在超華的陪同下,挑了幾件急用的衣服,對超華說,“我也同意你母親說得,衣服夠穿就行了,最要緊的還是先買個腳踏車吧,現在用的那個梅花車,家裡打招呼說要急用。”
為了不讓李娟上下班不便,超華問,“買那一款合適?”
“就買個二六型、前面是斜梁,騎車上下方便?”李娟想了一會,給出了自己中意款式。
“好,父親說這槽豬肥了,賣了就給你買,應該在結婚前可以買到。”
“行吧,這事你看著辦吧!”回應了超華。
“還有半個月時間,你看還需要做些什麼?”超華問。
李娟想了想,覺得沒有什麼急事要做,就告訴超華說,“到工廠報到後,你還是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前三個月最重要,給人家留個好的印象,給以後辦事留有餘地。”
“恩,”見超華點頭答應,“有急事,可以打長途電話。”她又叮囑了他。
李娟回到家裡,母親翻看了她的東西,就來氣問道,“我不是給你說,讓買件大衣嗎?把我的話當成耳邊風了?”說完,把正在看的東西甩了一地。
“媽,你不要生氣,聽完解釋,”見母親生氣,李娟低頭,一邊收拾地面的東西,一邊解釋道,“超華向我說明了家裡狀況,明年也要給他的弟弟辦婚事,如果借了債,說誰花的誰負責償還,我不想剛進門,就背償還債的名聲。”
“你這孩子,咋就沒有按你母親的意思做?難道你有好的考慮?”李娟父親一邊說著李娟,一邊用眼色暗示她,想好對策。
“我是這樣的想的,大衣我有一件,還是新的,這種東西穿的時間不長,能用就行了,我讓超華向家裡建議,用買大衣的錢,給我們添置一輛腳踏車,實用些,到時候就把梅花車子,給家裡留下。”
“你看看,孩子想得多周到,既想了親家難處,還考慮了我們。”李娟父親急忙插話,迎合女兒。
母親的小心思,做女兒的不是沒有感覺,她其實是為自己考慮,按說就是給母親買一件也未嘗不可,可李娟難為的是,超華剛畢業,囊中羞澀,而自己每個月工資,除了自己日常花銷的留下外,全部交給了母親,儘管母親說給她攢著,結婚備用,但憑自己對母親平時的瞭解,也只是一個藉口而已,她壓根就沒有多想。
李娟母親也覺得,自己剛才有點失態,心裡想,嫁出的女兒,潑出的水,既然她答應結婚後,把車子留給家,隨她去好了。
為了不再讓女兒難堪,留下陰影,她換了一副面孔,口氣變軟,說道,“你咋不早說,害得我如此生氣?”一邊說著,一邊瞟了女兒一眼,“你的東西如果髒了,快拿去脫下水。”
李娟見母親發話,急忙拿著衣服,出門而去。
“我說當家的,聽說超華家,已經給打了傢俱,她叔叔送的大衣櫃、梳妝檯咱就留下,到時把寫字檯給陪嫁就行了。”
“不好吧,到時她叔叔再過問,咋說呢?”李娟父親面有難色。
“他那麼忙,還會問這個,再說,給了她也是多餘,就這樣定了。”
她的話讓李娟聽到了,心裡暗暗埋怨,“我的娘啊,就這樣對待女兒,你讓我情何以堪?難道就因為接了爸爸的班,要我還債麼?”
“算了吧,畢竟是自己親孃,不給就不給,以後我們靠自己奮鬥再購置吧!”想開了,她也就釋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