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就好,一起工作沒有顧慮、沒有偏見了。”魏廠長若有所思,儘管超華當時,還不明白其所指含義。
魏廠長說,下午他會抽空,帶超華到三個車間考察,順便介紹相關工序及人員,讓他有個初步印象。
“這個辦公桌就先用吧,有事聯絡方便。”魏廠長指著靠近門口,窗前的辦公桌,對超華做了交代。
“這樣吧,先讓咱們書記,帶你到樓上幾個辦公室熟悉一下,和大家見面認識一下。”魏廠長說完,領他到隔壁一間,去見王書記。
王書記先給介紹了對面辦公的工會呂青山後,然後帶他到技術組、計劃統計組、核算室等,給大家一一引薦做介紹。
最讓超華記憶深刻的是,核算室的李大姐和小宋。
李大姐人很和氣,老家是西京郊區,父親當年是大隊書記,透過弄到招工指標,送她來到這裡,看到超華這個小老鄉,格外親切,而超華也好奇,他鄉遇故知,也特別激動。
“有事沒事多來走動,”離開時,李大姐再三吩咐。
而小宋,是分廠的成本核算員,覺得和李大姐待在一個房間,缺少生機,見到超華的加盟,很期待日後交流。
魏廠長帶著超華對分廠考察了整整一個下午,介紹很詳細,超華一邊聽著,重要的就做筆記。
考察完後,超華大概形成了這樣印象,機床分廠由三個車間合併而成,前道工序是機床大部件的加工,第二道大工序為軸套件的加工,經過裝配車間,包括機械和電器兩部分裝配除錯以後,最後進入油漆工段。
整個分廠裝配過程最關鍵,它既需要來自分廠加工部件,還需要來自其他分廠的外協件,組裝零部件數量多、交期要求緊迫。
大件車間相對較為簡單一些,因而工廠在分廠班子搭配上,就考慮了各自的優勢互補。
原來擔任裝配車間的候主任,擔任正職,負責全面工作,主要精力在裝配車間;原軸套車間魏主任出任副職,主管分廠生產,主要精力放在大件、軸套加工。
“分廠合併以後,從流程上看似合理,形成了分廠內部生產的前後聯絡緊密,排程指揮靈活,指令步調統一,減少協調耗時成本,這是工廠的大戰略,基本實現了”魏廠長說完,停頓了一會,繼續接著說道,“分廠組建以後,問題不少,比如計劃整體推進不到位,計調員之間工作相互扯皮,推脫現象,大有蔓延之勢,更重要的是獎金分配各車間相互攀比,沒有統一可執行的標準,嚴重影響分廠士氣。”
魏廠長說了現在存在問題後,鼓勵道,“這些問題,你好好想想,給些建議和應對措施,最好形成書面性,我看後,覺得有必要,再和候廠長商量。”
魏廠長給了超華一個禮拜時間,希望拿出解決思路、方法,超華也不客氣,答應儘快提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