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個人的侄女在我們廠裡還有一定的影響力?”
“誰,說來聽聽?”孫超華感到興趣十足,非常希望知道。
“這個人雖然是經營計劃科的副科長,但其影響力卻很大,連現任廠長都給她三分薄面。”
“是不是叫餘秀清”超華提名確認。
“你認識她?”這回王鎖勞驚訝了
“不、不,只是聽說而已。”超華得到確認以後,心中一驚,心想,侄女還在工廠,可不能再議論其叔叔了,隔牆有耳,如果傳到她耳朵,自己以後就沒有機會認識她了。
於是馬上轉移話題,問老王,“現任廠長就是那位前黨委副書記,也是政工背景出身嗎?”超華突然想起確認,因為他來廠報到時,好像閆處長跟他提過。
老王說,“是個出色的行家,人家關係平衡搞得遊刃有餘,還是老牌工農兵推薦時候的大學生”
“那後來呢?”孫超華問老王。
“後來,老廠長擔心李副廠長有情緒,問他有什麼要求,可以在他離任之前,完全滿足,可這位副廠長要求就一個,不論誰當家,允許他把工廠沒有完成獨立核算的車間整合完成。”
“那新廠長一定會支援,這也是他上任希望看到的結果了。”利吉認為自己的看法不會錯,就急於亮出觀點。
“你說對了一半,李副廠長希望由老魏出任分廠廠長,但到了現任廠長那裡,上海技校卻推薦了原來裝配車間的主任毛海大,就是現任副廠長。”
“那也可以呀,裝配車間也涉及分廠最後的環節,至關重要。”超華根據自己最近實習考察瞭解,得到的結論,認為這樣的安排也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老王看了超華一眼,“可候廠長原來只是檢驗科長,到裝配車間任職不到一年?”
“工廠的選任他的理由?”超華覺得人事任命,對一個單位至關重要,廠裡不會不慎重考慮。
“說候廠長人際關係協調能力強,老魏人際關係能力欠缺,不具備擔任廠長資格。”
“會不會是廠長故伎重演,又是玩平衡?”超華不相信地問。
“這麼回答很正確。”老王伸出大拇指,稱讚超華。
超華卻認為,自己很不相信的假設,竟然成了老王口中的正確結論,有點匪夷所思。
“那你為什麼要藉故躲避?”張利吉又提出疑惑很久,一直懸而未解的問題
“不想捲入是非旋渦是真實的想法,休探親假是個合理的迴避理由,咱是上專技校畢業,在這裡沒有根基,最好選擇了躲避,誰都不如最好”老王回答了他的問題。
“聽君一番言,季勝呆了三年,呆了這麼長時間,今天才知道分廠還有這麼多秘密,實在不可思議了。”
“不客氣,我知道這些僅僅是皮毛,如果要比起來,姜易知才是工廠最有渠道的訊息人士。”
“姜易知是誰?”超華好奇地打聽。
“這個嘛,我知道他,原來大件車間的技術員,現在調到團委做幹事去了。”一直沒有開口的王軍此刻插嘴,補充了對此人的背景描述。
“你咋那麼熟悉?”利吉覺得有必要了解這個人。
“你們來得不久,還不十分了解,這個人全廠年輕人無人不知,是個很活躍、很有眼色、很會洞察世事的年輕人,放著技術專業不願意幹,特別喜歡做政工幹部,認為露臉機會多。”老王給大家介紹了他的時候,有點羨慕,還猜測說,“說不定那天會找到你們的,因為你們現在還是團員身份吧?”
“在一個單位工作,成敗得失全在於察言觀色,是否會說話。古人說:好馬出在腿上,能人出在嘴上,這話說得很有道理,也許你說的這個姜易知,擅長這個說話之道?”孫超華自我發問。
“是,如果我們找他的時候,就該辦理退團手續了,快要超齡了。”超華很感慨,青年時代已不多日,馬上要步入壯年了。